
“十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将呈现五大特点
据专家分析,“十五”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将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改革围绕的中心更明确。将着重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扩大内需展开。以此作为轴心,着重解决国有资产的战略调整、投融资体制、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问题,以动员全社会的投资力量和消费能力,促进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
二是向深度市场化阶段推进。“十五”期间要解决的问题是市场体系完善和市场主体培育中难度较大的改革,改革将进入深水区。
三是开放促改革。建立一个开放性的经济体制将成为下世纪初我国发展经济必须选择的政策原则,由此带动我国新一轮的改革浪潮。
四是改革的系统性增强。“十五”期间将不再停留于过去单项改革的松散型结合阶段,而更多的侧重于综合性的改革,各项改革措施相互协调与配套进行。特别应当强调的是,这种配套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还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将面对全社会,涉及许多领域,改革的风险和难度都将更大。
五是改革将是多元力量的组合。以推进改革的方式和动力结构看,前一阶段主要为中央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分层递进。而在市场机制逐渐占据优势地位的今后若干年,来自企业集团和地方政府的“内在化”或“自生化”改革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改革的推进将越来越成为多元化经济力量的合力和结果,鉴于这些力量都要求在制度创新方面有所突破,改革的进程将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