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厉以宁提出变危机导向为机制导向
发行时间:2000-01-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厉以宁提出变危机导向为机制导向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企业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机制导向。必须变危机导向为机制导向,才能激活企业改革的内在动力。

    厉以宁举了两个例子:一是首钢,80年代搞承包责任制,加上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经济效益很好。在一次研讨会上,有人提出像首钢这样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仅搞承包很不够,还不是彻底的公司制改造,应该率先搞股份制。当时他们听不进去,觉得改革成效已经很不错了,满足于现状,结果,弄得效率大滑坡,直到去年,首钢才实行股份制改造,耽误好几年时间。还有一个是苏南,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发展乡镇企业,作为一种农村经济模式有其长处和特点,在当时确实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苏南模式造就的乡镇企业,从企业制度上看是很不规范的,存在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等弊端。然而,人们只看到苏南怎么怎么好,不去改造它的缺陷。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其弊端愈来愈明显,现在再来明晰企业产权,就比早几年明晰要被动得多,因为时间拖得越久,产权归属就越容易纠缠不清。

    厉以宁认为,以上危机导向驱动改革的两个典型例子。无路可走才改革,往往错失良机,被动挨打。只有靠机制导向,并预见性地看到改革带来的好处,永远不满足现状;不是被危机所迫,而是自觉有一种危机感,如此才能解决企业改革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  
厉以宁提出变危机导向为机制导向
发行时间:2000-01-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厉以宁提出变危机导向为机制导向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企业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机制导向。必须变危机导向为机制导向,才能激活企业改革的内在动力。

    厉以宁举了两个例子:一是首钢,80年代搞承包责任制,加上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经济效益很好。在一次研讨会上,有人提出像首钢这样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仅搞承包很不够,还不是彻底的公司制改造,应该率先搞股份制。当时他们听不进去,觉得改革成效已经很不错了,满足于现状,结果,弄得效率大滑坡,直到去年,首钢才实行股份制改造,耽误好几年时间。还有一个是苏南,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发展乡镇企业,作为一种农村经济模式有其长处和特点,在当时确实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苏南模式造就的乡镇企业,从企业制度上看是很不规范的,存在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等弊端。然而,人们只看到苏南怎么怎么好,不去改造它的缺陷。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其弊端愈来愈明显,现在再来明晰企业产权,就比早几年明晰要被动得多,因为时间拖得越久,产权归属就越容易纠缠不清。

    厉以宁认为,以上危机导向驱动改革的两个典型例子。无路可走才改革,往往错失良机,被动挨打。只有靠机制导向,并预见性地看到改革带来的好处,永远不满足现状;不是被危机所迫,而是自觉有一种危机感,如此才能解决企业改革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