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企业制度发展将呈现新趋势
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与市场体制研究室主任许纲博士日前表示,未来我国企业制度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三个明显特征。这三个特征将是企业产权逐步明晰化,企业产权结构趋于多元化和管理制度逐步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
许纲在阐述当前我国企业制度的特点时表示,过去我国大多数企业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这些缺陷首先表现为产权结构简单,严重缺乏所有者产权对企业管理层和企业经验过程的监督。许纲说,这种状况对我国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水平提高形成了重大影响。
其次是资本金比例低,企业主要依靠贷款方式筹措长期投资,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许纲分析表示,这种状况导致了企业的财务负担重,成本高,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状况。
再其次是非规范化的管理方式。许纲表示,我国的国有企业大多数采用的是以企业延续传统和利益结构为基础的管理方式,管理层具有明显的团体色彩,对各类规范化、标准化和通用化的管理方式的应用具有相当大的阻力,企业经营活动的可观测性和可评价性极低。
还有,相当多的企业转制而成为股份制并上市之后,企业除了通过发行股票获得资金、规模有所扩大以外,其经营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并没有大的改变,相当多的上市企业经营状况较差,股东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许纲特别指出,我国企业的这些问题在相当大部分的非国有企业中同时存在。尽管有许多关于非国有企业效率的正面分析和案例,但从总体上看,非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甚至比国有企业还要严重。
许纲分析表示,我国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三个明显特征。
企业产权逐步明晰化。以《公司法》为主体的相关法律的逐步完善将从法律上给予相应的支持。
企业产权结构将趋于多元化。在保持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基础上,非国有产权的比重将逐步增加。从市场面看,推动这一变化的基本原因来自于居民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增加。
企业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这包括由于法律制度完善对企业内部制度的强制约束,如《税法》、《会计法》等相关法规的逐步完善,也包括了管理科学化水平逐步提高所形成的规范化和趋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