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历次“五年计划”
发行时间:2001-03-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历次“五年计划”

    “一五”(1953~1957年)

    “一五计划”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二五”(1958~1962年)

    “二五”的基本任务: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三五”(1966~1970年)

    “三五”是在3年调整的良好基础上执行的,加上计划规定的指标留有较大的余地,到1970年,计划主要指标基本上完成和超额完成。

    “四五”(1971~1975年)

    “四五”期间,国民经济主要比例严重失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人民生活问题积累成堆。

    “五五”(1976~1980年)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五五”计划指标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要压缩基本建设投资,降低重工业增长速度,努力发展农业、轻工业。

    “六五”(1981~1985年)

    “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

    “七五”(1986~1990年)

    “七五”计划的主要任务: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八五”(1991~1995年)

    “八五”计划总的要求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九五”(1996~2000年)

    “九五”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翻;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历次“五年计划”
发行时间:2001-03-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历次“五年计划”

    “一五”(1953~1957年)

    “一五计划”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二五”(1958~1962年)

    “二五”的基本任务: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三五”(1966~1970年)

    “三五”是在3年调整的良好基础上执行的,加上计划规定的指标留有较大的余地,到1970年,计划主要指标基本上完成和超额完成。

    “四五”(1971~1975年)

    “四五”期间,国民经济主要比例严重失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人民生活问题积累成堆。

    “五五”(1976~1980年)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五五”计划指标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要压缩基本建设投资,降低重工业增长速度,努力发展农业、轻工业。

    “六五”(1981~1985年)

    “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

    “七五”(1986~1990年)

    “七五”计划的主要任务: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八五”(1991~1995年)

    “八五”计划总的要求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九五”(1996~2000年)

    “九五”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翻;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