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产权的涵义及企业的产权制度
发行时间:2001-04-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产权的涵义及企业的产权制度

    问:当前,企业十分重视产权制度改革,并把它作为搞活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请问,产权的涵义是什么?企业的产权制度又是怎么一回事?

    答:产权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关于产权的定义有不同的解释,《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明确,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力。首先,产权具有排他性,即产权是归属于财产所有者的权力,如私人产权、社团产权、集体产权、公共产权等;其次,产权是可分解的一组权力,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第三,产权是受社会法律和道德制约的权力;第四,产权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物的存在和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互相认可的受损或受益的行为关系。

    企业的产权制度就是对企业出资者的财产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以及所反映的企业成员行为关系的制度安排,包括产权安排、产权结构、产权保护等内容。企业的产权制度具有界定和规范产权关系的作用,具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具有对产权主体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关系到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关系到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剩余索取机制,其实质是企业利益的创造、调整、转移和分配。因此,建立适当的企业产权制度,对内有利于提高企业成员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绩效;对外有利于企业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产权的涵义及企业的产权制度
发行时间:2001-04-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产权的涵义及企业的产权制度

    问:当前,企业十分重视产权制度改革,并把它作为搞活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请问,产权的涵义是什么?企业的产权制度又是怎么一回事?

    答:产权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关于产权的定义有不同的解释,《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明确,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力。首先,产权具有排他性,即产权是归属于财产所有者的权力,如私人产权、社团产权、集体产权、公共产权等;其次,产权是可分解的一组权力,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第三,产权是受社会法律和道德制约的权力;第四,产权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物的存在和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互相认可的受损或受益的行为关系。

    企业的产权制度就是对企业出资者的财产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以及所反映的企业成员行为关系的制度安排,包括产权安排、产权结构、产权保护等内容。企业的产权制度具有界定和规范产权关系的作用,具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具有对产权主体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关系到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关系到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剩余索取机制,其实质是企业利益的创造、调整、转移和分配。因此,建立适当的企业产权制度,对内有利于提高企业成员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绩效;对外有利于企业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