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中小企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
《解放日报》报道,今年2月,国家四部门下发了《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废止了工业企业以生产能力或生产用固定资产作为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建立了以年末从业人员人数、资产总计及全年产品销售收入为指标的新标准。按照新的标准,同时满足人数2000人及以上,资产总计在4亿元及以上,产品销售收入3亿元及以上的为大型工业企业;人数在2000人以下,或资产总计4亿元以下,或产品销售收入3亿元以下,但须同时满足人数300人及以上,资产总计4000万元及以上,产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为中型工业企业;其余为小型工业企业。
上海市统计局最近一份统计信息透露:新标准划分的大型工业企业以重工业为主,绝大部分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这四大行业。仅这四大行业年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市大型工业企业的比重就高达76.4%。新标准之下的大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要好于中小型企业。其全员劳动生产率25.06万元/人,远远超出中小型工业企业,比全市工业平均水平高出1.7倍多。
但中小型企业在上海工业经济中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按新标准划分的中小型工业企业18370户,拥有全市工业资产的61.6%,对全市工业利润贡献率57.8%。值得一提的是,小型工业企业迅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在全市工业企业中,每百户就有94户是小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市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