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改制有情操作秦皇岛七成解除合同职工返回改制企业上岗
据《工人日报》报道,通过盘活土地、变现资金、安置职工等人性化操作,河北省秦皇岛市迄今已有699家国有企业完成改制。5.4万名解除合同的职工中,陆续有3.8万人回到改制后的企业重新上岗。
据介绍,秦皇岛市国有企业改制工作面临相当压力。统计显示,市属27户亏损工业企业中,仅每月发生的拖欠下岗职工生活费和各项保险费用就达400万元。市长菅瑞亭就此明确提出,国企职工对企业历史贡献很大,企业改制必须坚持“有情操作”,千方百计给他们送去更多温暖。
为解决改制资金问题,秦皇岛以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土地作抵押,贷款4.3亿元先行垫付改革准备金。对具备出售条件但资产不足以承接债务和抵扣职工安置费的企业土地,记入资产一并出让。对破产企业的机器设备、原材料、产成品等资料,实行公开竞价出售,累计变现资金4.2亿元。在出售国有产权的企业,其资产首先用以抵扣职工的安置费,然后承接债务。此外,市财政每年还拿出2000万元,作为专项企业改制资金。
通过抵押贷款、盘活土地、变现资产、承接抵扣和财政列支等措施,秦皇岛市的国企改制工作显示出“人性化操作”的鲜明特点。他们首先强调妥善安置职工,尽量制定切实可行的安置方案。按照规定,凡涉及职工安置问题的,必须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认可通过,安置费由劳动保障部门审批。改制后的企业,原则上应全部接收解除合同和自谋职业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