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兴衰成败所有制非主因
江苏省政协委员、淮安商业银行行长陆岷峰认为,企业兴衰成败所有制并非是主因。他说,对国企、民企、上市公司、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研究显示:
国有企业不是百分之百的都亏损。目前国有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是非公企业无法比拟的。2004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内地的14家企业全部是国有企业,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70家,占74%;资产总额27.37万亿元,占96.96%;实现利润2663亿元,占84.09%。通过国有资本的有进有退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数量减少了,但是质量上提高了,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力增强了,对国家的贡献也增强了。国有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主体,而且盈利能力也在增强。
上市公司不是百分之百的都赢利。上市公司2004年度业绩预告情况:沪深两市570家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亏损面为25.44%。
民营企业不是百分之百都成功。一般民企发展的黄金期也就在2-4年,之后要么倒闭、要么长期停滞徘徊。如沈阳飞龙集团、山东三株集团、珠海巨人集团、郑州亚细亚集团、北京南德集团、广东中山爱多集团、山东秦池酒厂、广东太阳神集团。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不是百分之百的私营企业。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尽管社会制度不同,然而所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一例外地保护和发展国有经济。如美国目前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邮政、军工、铁路、环境保护等领域,国有企业产值占到整个工业总产值的10%左右。
陆岷峰认为,四个非百分之百说明:任何所有制性质企业,并不都是十全十美或一无是处;企业的兴衰成败与所有制形式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企业经营成果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企业经营者的差异性;企业的所有制与企业的经营成果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国有资本和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资本在物的形态的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所有的差别仅仅是同质的资本在不同的机制下(不同人的运营下)才产生不同的结果。是否是国有资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制度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