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京成立
发行时间:2006-12-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京成立

    12月11日,全国4200多万家中小企业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期盼已久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北京正式创立。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600多名中小企业代表喜聚一堂,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中小企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大会推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顾问委员会主席。推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成思危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出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名誉会长。推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等有关部、省领导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原副主任李子彬被推举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家被推举为副会长;张亚丹被推举为秘书长。

    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截止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有43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68.3%和50.2%。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0%以上,研发新产品超过全国的八成,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依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难题,普遍存在着融资困难、信息不畅、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素质较低、开拓市场能力较弱、维权乏力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难以完全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也不可能由政府主管部门包办,需要有自己的协会组织协同开展服务、维权和自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省级中小企业协会18个,地市级中小企业协会60多个。这些协会都希望国家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小企业协会,以便于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工作中协同配合。因此代表们认为,成立“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是中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国际接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呼声。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京成立
发行时间:2006-12-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京成立

    12月11日,全国4200多万家中小企业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期盼已久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北京正式创立。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600多名中小企业代表喜聚一堂,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中小企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大会推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顾问委员会主席。推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成思危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出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名誉会长。推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等有关部、省领导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原副主任李子彬被推举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家被推举为副会长;张亚丹被推举为秘书长。

    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截止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有43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68.3%和50.2%。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0%以上,研发新产品超过全国的八成,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依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难题,普遍存在着融资困难、信息不畅、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素质较低、开拓市场能力较弱、维权乏力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难以完全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也不可能由政府主管部门包办,需要有自己的协会组织协同开展服务、维权和自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省级中小企业协会18个,地市级中小企业协会60多个。这些协会都希望国家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小企业协会,以便于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工作中协同配合。因此代表们认为,成立“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是中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国际接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