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制并不必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最近,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总编辑周为民在上海《社会科学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很多人把国有经济看作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方式,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真正能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恰恰是更多的社会主体,恰恰是自主的社会力量要有足够的发展。
他说,国有企业改革在理论上的认识仍然很重要。第一,国有制并不必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如果这点不改变,一动国有制就会觉得问题很大。第二,我们往往把国有企业的存在看作是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基础,好像国有经济成分减少。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下降了。实际上,国有经济多了,宏观调控反倒困难,因为宏观调控只有在良好的市场传导中介基础上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第三,就是很多人把国有经济看作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方式,这也是不准确的。实际上,真正能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恰恰是更多元的社会主体,恰恰是自主的社会力量要有足够的发展。如果经济资源大量控制在一个主体手里,一旦出现问题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这就是为什么计划经济名为计划,实际上经常处于大起大落的原因。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国有企业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并能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