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机制求创新 “四两拨千斤”
发行时间:2006-04-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李兴山论述新农村建设

机制求创新   “四两拨千斤”

    中央党校教育长李兴山发表文章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一个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改革问题。回顾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之所以得到很大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改革。但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以后,整个农村改革虽然也有所进展,但总体上说是滞后的。近十多年来,城市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都有很大进展,而农村的制度创新则无太大的实质性进展。城市先后建立了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而农村的要素市场不但无从建立,反而使大量资金外流,造成了“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这恐怕也是为什么从90年代以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章认为,从国外的一些经验来看,韩国之所以只向每村发放335袋水泥(当然还有其他措施),就启动了全国的“新村运动”;以色列之所以在沙漠、荒山占国土2/3,50%的国土降雨量不到150毫米的情况下,能够大量出口粮食、蔬菜、水果等,都不是因为国家有多大的投入或者具备多好的发展条件,关键是因为有一个好的体制机制。有好的体制机制保证,好的政策措施就可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甚至“人定胜天”的效果。否则,不但会事倍功半,甚至好事也可能办不好。
机制求创新 “四两拨千斤”
发行时间:2006-04-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李兴山论述新农村建设

机制求创新   “四两拨千斤”

    中央党校教育长李兴山发表文章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一个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改革问题。回顾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之所以得到很大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改革。但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以后,整个农村改革虽然也有所进展,但总体上说是滞后的。近十多年来,城市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都有很大进展,而农村的制度创新则无太大的实质性进展。城市先后建立了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而农村的要素市场不但无从建立,反而使大量资金外流,造成了“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这恐怕也是为什么从90年代以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章认为,从国外的一些经验来看,韩国之所以只向每村发放335袋水泥(当然还有其他措施),就启动了全国的“新村运动”;以色列之所以在沙漠、荒山占国土2/3,50%的国土降雨量不到150毫米的情况下,能够大量出口粮食、蔬菜、水果等,都不是因为国家有多大的投入或者具备多好的发展条件,关键是因为有一个好的体制机制。有好的体制机制保证,好的政策措施就可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甚至“人定胜天”的效果。否则,不但会事倍功半,甚至好事也可能办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