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改委等部委认为,
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要纳入统一的政策体系
近日,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召集劳动保障部、教育部、农业部、民政部、人事部、统计局等部门有关司局,就当前就业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发改委等部委认为,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要纳入统一的政策体系。
发改委等部委指出,2006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其中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约900万人,下岗人员4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0万人,按政策需在城镇安排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约300万人。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有60多万人,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约400万人,今后3年国企实施政策性破产还需安置360万人,辅业改制约有300万职工需要分流安置。在已实现再就业人员中,约有三分之一就业稳定性较差。面临就业困境的还有近年迅速增加的失地失业农民,亟需纳入就业政策扶持范围。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学历层次看,就业困难者主要集中在大专和高职毕业生,重点院校、热线专业供不应求。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非正规就业岗位比重增加,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岗位不足。初高中毕业生继续处于政策边缘化状态,退役军人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06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高中毕业生继续增加,总量达到480多万人。加上城镇还有200万左右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处于失业(受登记制度限制,多数未登记)或半失业状态,就业矛盾不可忽视。近年每年约有30多万退役军人需要在城镇安置就业,今年军队缩减名额,数量将有所增加。虽然安置人员总量并不很多,但是受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和体制政策不完善影响,其就业安置工作面临较大困难。
为此,发改委等部委提出,要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扶持力度。加快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非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大量处于待业状态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纳入统一的政策体系。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政策支持。高度关注城镇初、高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其就业。研究改革退役军人就业管理体制,妥善安置退役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