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应税所得率?
问: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发文调整了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部分行业的应税所得率。请问,什么是应税所得率?
答:应税所得率是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不是应纳所得税额)时预先规定的比例,是企业应纳税的所得额占其经营收入的比例。该比例根据各个行业的实际销售利润率或者经营利润率等情况分别测算得出。它不是税率。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国税发[2000]38号)规定,按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在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支出额能够正确核算的情况下,可按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出应纳税额,据以申报纳税。也就是说,按应税所得率方法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应分两步走:第一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第二步,计算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税率。
以上清楚地说明,应税所得率不是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是税法规定的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占其应纳税所得额的比例。《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不管是查账征收企业还是核定征收企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均为33%,但对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企业,暂减按18%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对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至3万元的企业,暂减按27%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所以,将应税所得率等同于税率的看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