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
——学习十六大精神的体会
蔡金桃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指明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前进方向。我国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我们要拓展集体经济新的发展空间。
一、把握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坚定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信心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对集体经济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的再次肯定。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方针。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宪法都对集体经济的地位作了明确规定,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党和国家针对集体经济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出台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在内的一些保障集体经济的法规文件和相关政策。党的十五大以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尤其对以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为主的新型集体经济,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传统的集体经济在改革中获得新生,一些新型的集体经济不断涌现;实践证明,发展集体经济,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当对拓展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充满信心。
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期,坚持把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作为联社的第一要务
集体经济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集体经济大有可为,联社是集体经济的联合组织,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是联社的第——要务,我们必须抓住新时期新阶段的历史机遇期,在加快经济发展中拓展集体经济运行空间。
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要有新思路,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上来。从武汉工业合作联社的实际来看,要着力在四个方面取得新进展,
一是坚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新进展。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要求,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技术创新。目前联社所属企业信息化程度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任务繁重。所幸的是,金盛集团公司和美佳集团公司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路子,增强了技术创新的能力。金盛集团正由传统的五金行业向以污水治理为主体的环保产业转移,美佳集团实现了由生产经营传统机械绣花机向生产经营链电脑绣花机的过渡。联社要以这两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为先导,积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较快实现联社所属企业的产业转型。
二是坚持以项目开发为依托,在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上取得新进展。开发新项目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联社系统先后开发了激波传质厌氧生化工艺城市废水处理设备、无氟压缩机电机、机场地面助航设备等项目的生产和经营;目前正在开发汽车真皮座垫、出口钢板网椅、带楞建筑钢筋、阴管接头等项目。联社将通过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加大项目开发的力度,使联社系统的经济运行立足在技术含量高,资源耗用低、经济效益好的基础之上。
三是坚持多种形式的联合,在经济发展的规模上取得新进展。依托优势企业,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大思路。武汉荷花洗衣机公司与无锡小天鹅公司的联合,是引进知名企业的品牌和机制盘活亏困企业的典型。联社大力支持企业靠大联大,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要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设备,与大企业开展产品链条式的联合,把联社企业办成知名品牌的加工制造基地。要让优势企业对联社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控股经营,使弱小企业在联合中发展。
四是坚持灵活经营,在盘活企业资源上取得新进展。一方面积极搞好企业已经开办的各类市场的经营,加强管理,搞好服务,优化环境,提高企业办市场的水平和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类设施,引进民营经济进厂发展生产,把空闲的厂房办成各种专业的都市工业园。
三、把握集体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是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公有制经济形式,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集体企业底子薄、基础差、历史包袱重的困难,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集体经济在政策上优不过国有经济,在机制上活不过民营经济,在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经济上存在恶化趋势,其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从企业制度来看,目前的集体企业,大多数是“老式集体企业”,产权不清,名为“集体所有”,实际上谁也不能所有,是一种“二国营”的集体企业。这种企业制度名义上是“公有制”,实际上是“空有制”。因此,它与以产权明晰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不能抗衡的。
二是从管理体制来看,仍然存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传统的三级管理(政府、公司、企业)模式没有完全打破,对集体企业的管理不是以产权所有者的身份,就是以行政主管部门的身份,企业没有完全走向市场,缺乏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是从资产管理现状来看,一方面是企业职工与企业资产没有直接的出资关系,加之近几年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力不断弱化,因而在内部监管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另一方面,集体资产的所有者是一个虚拟的主体,其监管主体出现虚化。这种资产监管不到位的状况,势必导致资产营运责任弱化,导致集体资产无责任的流失。
四是从政策措施来看,强调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多,强调民营经济发展的多,而强调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的少,政策待遇上的较大差异,客观上造成了集体企业再生或退出渠道不畅。
五是从企业负担来看,集体企业在50年代至70年代,大量吸纳社会劳动力,目前,这些职工有的已经退休和即将退休,有的因病丧失劳动力。集体企业一方面要承担较大的社保资金支出,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大量的医疗费用。过重的企业负担制约了企业发展。
六是从现有经营能力来看,50年代的厂房,60年代的设备,70年代的技术,是集体企业目前的主要生产要素。在这种状态下,企业产品更新慢,生产技术、产品档次始终处于低水平,加之企业资金匮乏,借贷无门,经济状况存在恶化趋势。
集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集体经济的改革应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向前推进:当前,要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推进改革。
第一,加快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集体经济改革的重点是要解决产权空置的问题,因此,实行产权的人格化将不可避免。同时,在企业产权构成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里要把集体经济与集体企业区分开来。这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集体经济属于所有制的范畴,是一种经济成份、经济形态,是劳动群众共有制的经济成份或经济形态。集体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是由集体经济的资本为投资主体的经济组织。集体经济不仅存在于集体企业中,还存在于其他经济组织中,如股份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等。而传统的集体企业,只有单一集体经济成份。随着改革的发展,集体经济的存在形式会多样化,集体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将不断丰富和发展,而单一投资主体的集体企业有可能萎缩,因此,集体经济的改革与集体企业的改组将会紧密联系起来,集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改革的发展不断推进。
第二,积极推进集体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由于集体经济是劳动群众共有制经济,因而集体经济的管理有别于国有经济的管理。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资产为纽带,托管与监管相结合。在轻工集体经济管理中,要以联社资产为纽带,由联社作为轻工集体经济的行业管理组织,对企业中的联社资产进行监管,对企业集体资产按自愿原则实行受托管理。在管理的组织形式上,可以灵活运用联社资产经营公司、集体资产托管公司等多种形式。同时,联社作为市政府联系轻工集体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对管辖内的企业进行统一的行业管理。
第三,大力推进企业改制。传统的集体企业没有生命力,改制是企业获得新生的有效途径。集体企业应当做好改制的文章。改制的核心,是要把传统的集体企业改造成新型的集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改制的形式应当多样化。有的可以搞股份合作制,有的可以搞多元投资结构的混合所有制。在改制过程中,要处理好经营者与职工群众的关系,确保集体资产不变质、不流失。当然,集体企业的改制,还需要政策上的扶持,在历史债务处置、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给集体企业改制创造好的环境,使集体企业有获得新生的机会,有重新发展渠道,从而使集体经济得以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