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国际合作社日编者按:今年7月6日是国际合作杜日,它是全国和全世界合作社社员和合作社工作者自己的节日。为纪念这个节日,本刊将陆续发表纪念文章,以推动合作经济发展。贯彻“三个代表”思想
积极发展合作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纪念国际合作社日促进合作经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全国政协副主席 杨汝岱
在纪念国际合作社联盟第80届和联合国第8届国际合作社日之际,我谨向全世界和全国各类合作社社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合作社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一、兴办合作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合作社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形式: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弱势地位的小生产者、雇工和低收入消费者,为了抵御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盘剥,联合起来兴办合作社,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进入20世纪以来,合作社发展的地域越来越广,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目前,合作社已遍及世界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农业、工业、流通、金融、保险以及各种服务业都出现大量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合作杜同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的国家从小孩出生后的抚育到老人死亡殡葬,都有服务性的合作社。从农业劳动者参加的合作社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按不同的专业组建的,多分布在人少地多的国家。另一种是按地域组建的,多分布在人多地少的国家。不论哪个行业、哪种类型的合作社,其共同特点,一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杜绝不侵占社员家庭财产;二是实行民主管理,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合作社管理人员由社员民主选举;三是对社员以服务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些特点证明,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满足社员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治组织:它能够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维护社员的利益,因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参加合作社的人员越来越多。目前,仅参加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就有94个国家的234个会员组织,参加各类合作社的社员近8亿人。可以说,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只要存在弱势群体,这个群体就必然联合起来,兴办合作社,维护自身的利益:这是近百年来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的深层原因,展示了合作社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一个重要潮流的历史必然性。
二、我国合作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
我国市场经济发育滞后,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也相应滞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合作社的发展走了一段弯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合作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个地区、各个领域都出现一批新型的合作社。这些合作社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符合城乡居民的新要求,并日益同国际通行的合作社原则接轨,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
广大农村在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分散经营与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这种社区合作组织承担着对社员的生产服务、管理协调和资产积累的职能。有条件的地方,还担负组织资源开发、兴办集体企业,以增强为农户服务和发展基础设施的经济实力。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拓展,在广大农村中涌现出一批新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出现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上百万个,其中比较规范的有14万个。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产品为纽带,由农民自愿参加,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在信息、技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联合起来,办理单家独户“办”不了、社区经济“统”不了、地方政府“包”不了的事情,对帮助农民拓展产品销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典型调查,生产同类农产品,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民比没有人社的农民,增收20一30%:实践证明,这类合作经济组织,是把千家万户农民与干变万化市场联结起来的有效形式,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广大农民的愿望,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供销合作社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体制创新。近年来,供销合作社在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指引下,通过产权多元化、社企分开等举措,建立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目前,全系统有40%的企业实行了以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改革创新,开拓市场,保持了良好的经济运行态势,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3190亿元,上缴国家财政61亿先,连续两年实现/扭亏增盈:供销合作社还利用自身优势,依托社有加工销售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兴办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283个,各种专业合作社17833个,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309个,发展农产品商品基地11259个: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商品基地) +农产”的形式,带动农户1220万户,帮助农民实现收入262亿元:近年来,信用合作社也加大了改革力度,通过小额信贷、联户担保等多种途径,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许多城市涌现一批消费、住房、劳动服务、社区服务等多种类型的合作社。北京、上海等地供销合作社兴办的城市消费合作社,天津市总工会兴办的消费合作杜办得都很好,深受广大城市居民欢迎。北京巾一些居民为改善自身住房条件,兴办42家住房合作社,以个人投资为主,共同建房,目前已建成住房200多万平方米,为3万多户居民解决了住房困难。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对帮助下岗工人扩大就业门路,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些情况说明,合作事业的蓬勃发展,将是一个不以入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和历史潮流;我们应该自觉地站在前列,正确引导,大力扶持,推动我国合作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积极发展合作经济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中,要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积极推动我国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一,充分认识发展合作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进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关键是解决好各级干部的认识问题。要充分认识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全球化的迅速进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巨大的活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受到冲击。尤其是我国2亿多小规模经营农户生产的产品,如何同发达国家大农场、大公司的产品相竞争相抗衡,不仅关系我国农业的发展前景,而且关系我国农民这个最大的人口群体的现实生活。从国际国内经验看,发展合作经济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弱势群体联合起来进行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有效形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坚持合作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乡居民需求不同,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兴办多种类型的合作社,绝不能到处套用一种模式。农村在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社区综合性合作经济的同时,围绕专业性的商品生产,发展多种专业合作社,很受农民欢迎。有的专业合作社可以创办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有的成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的纽带,把生产、加工、销售联成一体,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一条龙联结一批专业农户,一条龙形成一项主导产业,一条龙一条龙地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一条龙一条龙地采用现代设备和先进技术,这可能是我国农业实现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均应成为推进农村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作出更大的贡献。城市居民随着需求的多样化,在消费、住宅、信用、保险、医疗等方面合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些领域应该发展多种多样的合作社。
第三,坚持合作社原则。合作社是社员自愿参加、自助自治的经济组织,必须坚持自愿互利和民有、民营、民管的原则。发展合作社要尊重社员的意愿,并切实维护社员经营自主权和财产所有权,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侵占社员财产。要通过典型示范,让社会大众看到合作社的好处,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合作社。合作社的管理人员要由社员民主选举产生,合作社的制度和章程,要由社员民主制订.任何人不能包办代替。各级党政领导对合作社应进行引导、支持和扶助,但要引导而不强制,支持而不干预,扶助而不包办;
第四,为合作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合作社是大有前途的事业,也是弱势群体参与的事业。它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我国合作社事业发展尚不普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适宜合作杜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尚不充分,特别是有关合作社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因此,要加快合作社立法,明确合作社的法律地位,规范合作社的行为,保护合作社的权益。同时,加强合作社理论研究,做好干部教育和培训工作,引导社会大众关心、参与、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各级政府应给予合作社更多的政策扶持,尤其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并逐步探索合作社在信用、保险及其他领域开展业务。
在新世纪、新阶段,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使合作社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