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浅议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
发行时间:2002-04-20
网站编辑:崔卫中 吴泗宗
来源:研究所

浅议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

崔卫中  吴泗宗

 实施正确的投资决策是企业战略经营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 化、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其经济责任也在同步扩大,中小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为了取得 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回报而进行投资的同时, 也面临极大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规模 不大、资金不宽裕、市场竞争能力有限等特点,因此,如何防范投资风险是摆在中小企业 决策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

 企业投资的目的是要求有一定的回报, 但有投资就有一定的风险,预期的回报率越 高,则该项投资的风险就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投资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 中小企业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产业选择的问题。对企业来说,正确 的产业选择是生存发展的战略起点,进行恰 当的产业选择,目的是使企业能在一段时期内保持良好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产业选择 的首要一条,就是必须遵循国家提出的产业 政策和宏观导向,一些企业的投资失误,就是 因为违背了这一准则,从而不可能实现长远发展和短期盈利目标的有机统一。一些企业 家在选择产业过程中,往往忽视“产业选择是 一个动态过程”的观念,不重视宏观经济走 势、政府的政策信号及市场动态变化信息,不能敏锐地把握产业演变的趋势和方向,以致 在投资决策时不能抓住机遇,适时介入;或者 在同类产品已处成熟期、市场趋于饱和期时 仍盲目投资;或者不能及时采取产业转移的措施,以求规避风险。

 2.股权比重问题。由于受地区、产业、 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可 控程度往往难以掌握,因此,不少企业对外投资中十分强调控股权。但任何事物的存在, 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股权比重的大小,应 视主客观条件而定。为了控股权,不顾条件 地大包大揽,无根据地承担风险责任,必将导致重大的决策失误。另外,有些企业经营者 还存在着另一种偏向,这就是:片面理解“多 元化”,不作必要的市场调查,“三百六十行, 行行都投资”,认为这样可以分散投资于一个行业的风险。结果财力、入力分散,而对所投 资的行业又情况不明,仍然形成投资回报听 天由命的局面。

 3.合作伙伴问题。企业在作出投资决 策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合作伙伴的资质、信 誉,且应是具备承担相应风险能力的法人。有些企业的投资之所以收益甚微,甚至血本 无回,很大程度上是合作伙伴选择不当,如与 外区域单位进行投资合作项目,采取对方出 土地、厂房,企业投资方出设备、资金的合作方式,一旦经营亏损,中止合同,对方的土地、 厂房搬不走,也变不了现,可是企业的投资难 以收回,只能空手而返。此外,有些企业联营 项目协议是同当地政府(或下属公司)签订 的,现在政企分离了,公司的身份又不定,招 商合资时以出资人身份签订合同,如今承担经济责任时,则以政府职能机构身份相推诿。 这样的合作伙伴,在权利义务上很难对等。

 4.投资中的监管问题。一些企业在投 资中存在帐实不符的现象,从帐面上看投资 的绝对值大,占净资产的比重高,但内在质量参差不齐,“水份”不少,形成帐面价值普遍虚 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被投资学 位财会信息失真,为了获取银行贷款,在会计 上造假,隐瞒亏损;投资方为了支持当前利润,不愿深究,安于维持投资的帐面价值。此 外,一些企业还存在假投资和超越出资额担 保等问题,当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产生盈利 时,或者公司合作期满倒闭、分割财产时,都会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法律纠纷,从实际投 资方来说,应承担相应的法律索赔责任。

(二)

 中小企业由于受资金、规模、竞争能力的 限制,投资决策者应该选择较小的投资项目, 即宁愿选择相对稳定的低收益也不要那种成功性不大的高回报。随着财富总量的增加, 才倾向于选择高利润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为 了避免更大的风险,中小企业投资可采取以 下方式方法:

 1.采取中、短期投资方式,以尽快收回 资本。长期投资虽然可能有较高的回报率, 但其投资规模大,不确定因素多,投资风险也大。一般中小型企业对这类投资即使倾其全 部家底,或寻找合作伙伴,孤注一掷,但一旦 产生大的风险就无法避免破产的结局。

 2.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以适应激烈的 市场竞争。主要内容为:一是对新产品试制 的投资,中小型企业的产品,其市场占有的份额有限,企业拳头产品也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如果不断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上市又不断淘 汰陈旧的老产品,就可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 于不败之地。如采用技术引进比新产品试制更能节约投资,是一种有效的投资方式。二 是重视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如果企 业的设备不是处于一种最有竞争力的状态, 那么该企业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这种方式应作为企业的一种长期策略。三是人力资源 的投资,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 拥有,是企业制胜的法宝。一方面可以采用 招聘的方式引进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对内部现有人员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 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技术更新、观念更新。

 3.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对外投资,以提高 企业资金的使用效果。具有一定实力的中小 型企业,有时也可采取对外投资的方式,并以直接投资为首选方式。一是直接投资既可用 现金投资,也可用实物和知识产权作为投资, 而间接投资只能用现金去购买股票或债券。 二是直接投资如能达到控股的份额,则对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就有控制和决策权,能 为本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4.规范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程序,实行 投资监理。中小企业投资具有周期较短、投 资额小、偶然性大的特征,投资者必须瞻前顾后,反复比较,优中选优,慎之又慎,应该精心 设计,精心实施,并在全过程中加以投资监 理。一是投资决策阶段,要认真收集相关信 息,做好方案的优化工作,其次要规范投资决策的程序,编制好可行性报告,并由专家进行 评审。二是投资实施阶段,选择好最佳投资 时期,同时加快实施投资计划,缩短投入期, 尽快进入回收期。三是投资回报阶段,要做好投资项目相关信息的动态反馈工作,并根 据市场信息与计划的偏差及时研究对策,改 进投资方案,使投资项目的运行回到正常的 轨道上来,以避免造成重大的损失。四是投资项目清理阶段,对项目的清理,先要做好残 值的变现,然后要做好整个项目成功经验的 总结。如果现剩的实物资产还能继续利用或 通过追加投资进行技术改造可再创造财富的,则可通过多种方案的优化进行新一轮的 投资,以期得到更大的投资回报。

浅议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
发行时间:2002-04-20
网站编辑:崔卫中 吴泗宗
  
来源:研究所

浅议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

崔卫中  吴泗宗

 实施正确的投资决策是企业战略经营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 化、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其经济责任也在同步扩大,中小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为了取得 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回报而进行投资的同时, 也面临极大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规模 不大、资金不宽裕、市场竞争能力有限等特点,因此,如何防范投资风险是摆在中小企业 决策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

 企业投资的目的是要求有一定的回报, 但有投资就有一定的风险,预期的回报率越 高,则该项投资的风险就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投资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 中小企业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产业选择的问题。对企业来说,正确 的产业选择是生存发展的战略起点,进行恰 当的产业选择,目的是使企业能在一段时期内保持良好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产业选择 的首要一条,就是必须遵循国家提出的产业 政策和宏观导向,一些企业的投资失误,就是 因为违背了这一准则,从而不可能实现长远发展和短期盈利目标的有机统一。一些企业 家在选择产业过程中,往往忽视“产业选择是 一个动态过程”的观念,不重视宏观经济走 势、政府的政策信号及市场动态变化信息,不能敏锐地把握产业演变的趋势和方向,以致 在投资决策时不能抓住机遇,适时介入;或者 在同类产品已处成熟期、市场趋于饱和期时 仍盲目投资;或者不能及时采取产业转移的措施,以求规避风险。

 2.股权比重问题。由于受地区、产业、 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可 控程度往往难以掌握,因此,不少企业对外投资中十分强调控股权。但任何事物的存在, 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股权比重的大小,应 视主客观条件而定。为了控股权,不顾条件 地大包大揽,无根据地承担风险责任,必将导致重大的决策失误。另外,有些企业经营者 还存在着另一种偏向,这就是:片面理解“多 元化”,不作必要的市场调查,“三百六十行, 行行都投资”,认为这样可以分散投资于一个行业的风险。结果财力、入力分散,而对所投 资的行业又情况不明,仍然形成投资回报听 天由命的局面。

 3.合作伙伴问题。企业在作出投资决 策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合作伙伴的资质、信 誉,且应是具备承担相应风险能力的法人。有些企业的投资之所以收益甚微,甚至血本 无回,很大程度上是合作伙伴选择不当,如与 外区域单位进行投资合作项目,采取对方出 土地、厂房,企业投资方出设备、资金的合作方式,一旦经营亏损,中止合同,对方的土地、 厂房搬不走,也变不了现,可是企业的投资难 以收回,只能空手而返。此外,有些企业联营 项目协议是同当地政府(或下属公司)签订 的,现在政企分离了,公司的身份又不定,招 商合资时以出资人身份签订合同,如今承担经济责任时,则以政府职能机构身份相推诿。 这样的合作伙伴,在权利义务上很难对等。

 4.投资中的监管问题。一些企业在投 资中存在帐实不符的现象,从帐面上看投资 的绝对值大,占净资产的比重高,但内在质量参差不齐,“水份”不少,形成帐面价值普遍虚 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被投资学 位财会信息失真,为了获取银行贷款,在会计 上造假,隐瞒亏损;投资方为了支持当前利润,不愿深究,安于维持投资的帐面价值。此 外,一些企业还存在假投资和超越出资额担 保等问题,当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产生盈利 时,或者公司合作期满倒闭、分割财产时,都会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法律纠纷,从实际投 资方来说,应承担相应的法律索赔责任。

(二)

 中小企业由于受资金、规模、竞争能力的 限制,投资决策者应该选择较小的投资项目, 即宁愿选择相对稳定的低收益也不要那种成功性不大的高回报。随着财富总量的增加, 才倾向于选择高利润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为 了避免更大的风险,中小企业投资可采取以 下方式方法:

 1.采取中、短期投资方式,以尽快收回 资本。长期投资虽然可能有较高的回报率, 但其投资规模大,不确定因素多,投资风险也大。一般中小型企业对这类投资即使倾其全 部家底,或寻找合作伙伴,孤注一掷,但一旦 产生大的风险就无法避免破产的结局。

 2.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以适应激烈的 市场竞争。主要内容为:一是对新产品试制 的投资,中小型企业的产品,其市场占有的份额有限,企业拳头产品也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如果不断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上市又不断淘 汰陈旧的老产品,就可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 于不败之地。如采用技术引进比新产品试制更能节约投资,是一种有效的投资方式。二 是重视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如果企 业的设备不是处于一种最有竞争力的状态, 那么该企业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这种方式应作为企业的一种长期策略。三是人力资源 的投资,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 拥有,是企业制胜的法宝。一方面可以采用 招聘的方式引进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对内部现有人员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 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技术更新、观念更新。

 3.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对外投资,以提高 企业资金的使用效果。具有一定实力的中小 型企业,有时也可采取对外投资的方式,并以直接投资为首选方式。一是直接投资既可用 现金投资,也可用实物和知识产权作为投资, 而间接投资只能用现金去购买股票或债券。 二是直接投资如能达到控股的份额,则对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就有控制和决策权,能 为本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4.规范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程序,实行 投资监理。中小企业投资具有周期较短、投 资额小、偶然性大的特征,投资者必须瞻前顾后,反复比较,优中选优,慎之又慎,应该精心 设计,精心实施,并在全过程中加以投资监 理。一是投资决策阶段,要认真收集相关信 息,做好方案的优化工作,其次要规范投资决策的程序,编制好可行性报告,并由专家进行 评审。二是投资实施阶段,选择好最佳投资 时期,同时加快实施投资计划,缩短投入期, 尽快进入回收期。三是投资回报阶段,要做好投资项目相关信息的动态反馈工作,并根 据市场信息与计划的偏差及时研究对策,改 进投资方案,使投资项目的运行回到正常的 轨道上来,以避免造成重大的损失。四是投资项目清理阶段,对项目的清理,先要做好残 值的变现,然后要做好整个项目成功经验的 总结。如果现剩的实物资产还能继续利用或 通过追加投资进行技术改造可再创造财富的,则可通过多种方案的优化进行新一轮的 投资,以期得到更大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