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王占阳:当前我国改革的七个难点
发行时间:2013-12-20
网站编辑:王占阳
来源:研究所

王占阳:当前我国改革的七个难点

  在当前中国,改革是否会顺利进行,存在着以下七个难点:

  一是积累的问题过多过重,矛盾重重。不仅包括一些改革前的旧体制、旧机制,特别是苏联模式的体制,还包括改革后在权利与市场的结合中形成的各种体制性的严重偏差,如收入差距过大、腐败现象严重、特殊利益集团形成等。

  二是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深化改革的首要障碍。特殊利益集团既不想回到改革开放前,也不想继续前进,只想固守现状。他们认为现状最符合他们的利益,最能实现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而且近年来越来越防范、阻挠、反对深化改革。他们是一股很大的力量,是当前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

  三是观念障碍依然存在,最突出的依然是意识形态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是妨碍改革大目标的形成和确立,所以是需要继续解决的大问题。比如,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虽然早已在原则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讲透,还需要进一步讲清楚。更根本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共同富裕?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能否最终建成社会主义?这是一个重大的意识形态问题。

  四是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需要一定的体制机制支撑,改革的发展阶段不同,所需要的体制机制必然有所不同。但我们现在在这方面有严重的缺失。比如,实现合理的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有公共参与,只靠自上而下的改革远远达不到目的,这是过去十几年已经反复证明了的深刻教训。这是由于,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人民无缘参与表达和决策,特殊利益集团反倒有机会深度介入,这会使原本较好的分配改革方案被他们磨淡、磨平、磨灭,使利益天平向他们倾斜。

  五是改革的方案障碍。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知道需要改革,知道改革很重要,但不知道如何改,不知道改革大体应当经过哪些阶段,不知道今天迈出的改革步骤将来会使局势走到何处,不知道如何防范和应对未来改革中的风险,这就是改革的方案障碍。导致这种方案障碍的直接原因是意识形态障碍,因为在未来理想的政、经体制基本框架不清楚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形成远景方案,自然无法研究、规划、设计实现这个理想目标的道路、步骤和阶段性法方案,即无法形成一整套政、经改革的顶层设计。导致这种方案障碍的一个深层原因就是特殊利益集团的阻碍,(下转第32页) 

(上接第44页)其阻碍改革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设置重重障碍,进而直接阻挠政、经体制改革研究和改革方案的形成。

  六是如何协调各方改革是一个大难题。改革是全面改革。在改革的各个阶段上,各方面改革之间如何配套、协调,是实践中的大问题,比如,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时,如何同时实行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各方改革都能得到较好推进;反之,就都难以推进。

  七是公众信任障碍。跟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相比,现在的改革比较难以得到公众的理解与支持。究其原因,一是公信力大幅度下降,特别是长期以来的诸多假改革导致的改革公信力大幅度下降;二是由于积累的问题过多过重,公众有一种急躁情绪,希望通过快刀斩乱麻的彻底改革迅速解决问题,而改革者又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会使未来的改革受到公众的怀疑和指责。

王占阳:当前我国改革的七个难点
发行时间:2013-12-20
网站编辑:王占阳
  
来源:研究所

王占阳:当前我国改革的七个难点

  在当前中国,改革是否会顺利进行,存在着以下七个难点:

  一是积累的问题过多过重,矛盾重重。不仅包括一些改革前的旧体制、旧机制,特别是苏联模式的体制,还包括改革后在权利与市场的结合中形成的各种体制性的严重偏差,如收入差距过大、腐败现象严重、特殊利益集团形成等。

  二是特殊利益集团成为深化改革的首要障碍。特殊利益集团既不想回到改革开放前,也不想继续前进,只想固守现状。他们认为现状最符合他们的利益,最能实现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而且近年来越来越防范、阻挠、反对深化改革。他们是一股很大的力量,是当前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

  三是观念障碍依然存在,最突出的依然是意识形态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是妨碍改革大目标的形成和确立,所以是需要继续解决的大问题。比如,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虽然早已在原则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讲透,还需要进一步讲清楚。更根本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共同富裕?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能否最终建成社会主义?这是一个重大的意识形态问题。

  四是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需要一定的体制机制支撑,改革的发展阶段不同,所需要的体制机制必然有所不同。但我们现在在这方面有严重的缺失。比如,实现合理的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有公共参与,只靠自上而下的改革远远达不到目的,这是过去十几年已经反复证明了的深刻教训。这是由于,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人民无缘参与表达和决策,特殊利益集团反倒有机会深度介入,这会使原本较好的分配改革方案被他们磨淡、磨平、磨灭,使利益天平向他们倾斜。

  五是改革的方案障碍。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知道需要改革,知道改革很重要,但不知道如何改,不知道改革大体应当经过哪些阶段,不知道今天迈出的改革步骤将来会使局势走到何处,不知道如何防范和应对未来改革中的风险,这就是改革的方案障碍。导致这种方案障碍的直接原因是意识形态障碍,因为在未来理想的政、经体制基本框架不清楚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形成远景方案,自然无法研究、规划、设计实现这个理想目标的道路、步骤和阶段性法方案,即无法形成一整套政、经改革的顶层设计。导致这种方案障碍的一个深层原因就是特殊利益集团的阻碍,(下转第32页) 

(上接第44页)其阻碍改革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设置重重障碍,进而直接阻挠政、经体制改革研究和改革方案的形成。

  六是如何协调各方改革是一个大难题。改革是全面改革。在改革的各个阶段上,各方面改革之间如何配套、协调,是实践中的大问题,比如,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时,如何同时实行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各方改革都能得到较好推进;反之,就都难以推进。

  七是公众信任障碍。跟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相比,现在的改革比较难以得到公众的理解与支持。究其原因,一是公信力大幅度下降,特别是长期以来的诸多假改革导致的改革公信力大幅度下降;二是由于积累的问题过多过重,公众有一种急躁情绪,希望通过快刀斩乱麻的彻底改革迅速解决问题,而改革者又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会使未来的改革受到公众的怀疑和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