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中小企业要重点突出
安徽省副省长 黄岳忠
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一个以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安徽的实际看,我省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劳动力,发展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完全可以大发展。关键是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把中小企业的发展放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中来认识,放在当前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新环境中来研究,高度重视和解决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鼓励扶持服务型小企业的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社区服务业,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开办的成本低,经营灵活,是吸纳劳动力特别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因此,要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组织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创办各种类型的服务型企业,引导小企业向生产生活等服务领域拓展。
2.鼓励支持科技型小企业发展。要把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个明确的政策目标,通过培育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必要的政策扶持,引导小企业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和产品竞争力;同时,大力推进“产学研”的结合,倡导企业家的创业精神,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在职或离职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大力扶挣外向型小企业发展。政府应制定小企业出口扶持计划和鼓励政策,如帮助企业争取出口信贷;协调海关、税务部门的关系,使出口企业及时足额地得到出口退税;向出口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帮助小企业寻找国外代理商和在海外销售产品等。
4.促进专业化、特色型小企业的发展。一是要注意引导小企业进入大企业分工协作体系,走小而专。政府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大企业优先接纳本地小企业为之产品配套,实现优势互补。二是要促进大企业主辅分离,精干主体,把适宜小企业发展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辅助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分离出来,成立各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小企业,按市场要求运作。三是要根据各地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型小企业。一是加快建立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各类银行和金融机构要根据小企业经营和资金运营的特点,不断改进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二是积极建立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在大学、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科研院所内建立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为新创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三是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三条”社会保障线、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建立健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为企业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优化小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上,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舆论环境。要用十五大精神提高加快中小企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宣传小企业的重要地位、作用,鼓励和激发公民的创业意识。二是法制环境。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规范市场秩序,贯彻(反不正当竞争法》,井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制止恶性竞争,防止大企业对小企业的挤压,使小企业能够顺利从市场中获得生产要素。三是政策环境。对小企业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放宽小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条件,降低小企业进人和退出门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小企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宏观指导和引导,实施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指导,不分所有制,打破城乡界限,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