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吴易风教授撰文指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发行时间:2001-10-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吴易风教授撰文指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我国经济理论界有少数经济学家刮起了一股怀疑、批判,修正以至否定马克思劳动价

值论的风,并用西方经济学家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劳动力是商品,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

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由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

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特有形式。

    与劳动价值论根本不同,生产要素价值论断言商品的价值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

造的。生产要素是指生产商品所投入的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这三类资源被简

称为土地、资本、劳动,即所谓生产三要素。资源中的人力资源又被分为劳动和企业家才

能。因此,生产三要素论又演变成为“生产四要素论”。这种理论认为劳动、土地、资本、企

业家才能四个要素共同创造价值。

    可见,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价值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理论。在阶级对立的资本主

义社会中,劳动价值论是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理论武器,而生产要素价值论则

是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剥削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使用价值

的劳动过程有三个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又可以简化

为两要素,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就价值形成过程来说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不创造价

值,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资本家用在机器、厂房等生产资料上的资本是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它

原有的旧价值,而不创造新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都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

劳动创造的。

    生产要素价值论的错误之一是混同了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生产,混同了劳动过程和

价值形成过程。生产要素价值论的另一个错误是混同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混同了价

值创造和价值转移。生产要素价值论的又一个错误是混同了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

程。生产要素价值论还有一个错误,这就是混同了生产领域的价值创造和分配领域的价

值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吴易风教授撰文指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发行时间:2001-10-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吴易风教授撰文指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我国经济理论界有少数经济学家刮起了一股怀疑、批判,修正以至否定马克思劳动价

值论的风,并用西方经济学家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劳动力是商品,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

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由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

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特有形式。

    与劳动价值论根本不同,生产要素价值论断言商品的价值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

造的。生产要素是指生产商品所投入的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这三类资源被简

称为土地、资本、劳动,即所谓生产三要素。资源中的人力资源又被分为劳动和企业家才

能。因此,生产三要素论又演变成为“生产四要素论”。这种理论认为劳动、土地、资本、企

业家才能四个要素共同创造价值。

    可见,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价值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理论。在阶级对立的资本主

义社会中,劳动价值论是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理论武器,而生产要素价值论则

是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剥削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使用价值

的劳动过程有三个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又可以简化

为两要素,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就价值形成过程来说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不创造价

值,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资本家用在机器、厂房等生产资料上的资本是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它

原有的旧价值,而不创造新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都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

劳动创造的。

    生产要素价值论的错误之一是混同了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生产,混同了劳动过程和

价值形成过程。生产要素价值论的另一个错误是混同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混同了价

值创造和价值转移。生产要素价值论的又一个错误是混同了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

程。生产要素价值论还有一个错误,这就是混同了生产领域的价值创造和分配领域的价

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