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巩固清产核资成果推进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发行时间:2001-06-20
网站编辑:上海纺织系统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办公室
来源:研究所

产权制度改革

巩固清产核资成果推进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上海纺织系统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办公室

    上海纺织系统首批集体企业资产产权登记证的颁发,标志着纺织系统集体企业的清

产核资工作,在市清产核资办的领导下,按照国家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要求,取得了

初步的成效。它凝聚着系统300多户集体企业的辛苦,凝聚着各级领导对集体企业的关

心,凝聚着集体经济第一线职工对未来的企望。

    一、清产核资工作的回顾

    纺织系统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从1998年的3月开始,先后经历了户数清理、

资产清查、坏帐核销、产权登记等阶段,历时一年半。共有389户工商登记为集体性质的

企业参加了户数清理,资本金总额77845万元,所有者权益76938万元,尚不包括工会和

退管会的集体企业。经过产权界定,界定为国有性质的有125户,资本金8897万元,所

有者权益6630万元;界定为集体性质的148户,资本金19779万元,所有者权益16544万

元;股份制企业37户,资本金6953万元,所有者权益8375万元;联合经济组织10户,资

本金37205万元,所有者权益38370万元;待界定65户,资本金2438万元,所有者权益

4493万元;其他4户,资本金89万元,所有者权益81万元。

    在户数清理和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各参清单位又开展了企业坏帐的核销工作。全系

统企业损失挂帐申报处理数共有6042万元。经有关部门批复同意损失挂帐处理5867.5

万元,其中经批准列当年损益数93.9万元;经批准冲销权益数4718.9万元,其中冲销未

分配利润2302.9万元,冲销盈余公积294.2万元,冲销资本公积1130.8万元,冲销实收

资本991.0万元。企业留待以后年度消化数8337.2万元。

    根据市清产核资办对第一批颁发产权证的要求,我们从界定为148户集体性质的企

业中,选择了符合条件的63户企业作为首批颁发产权证的单位,对其余的企业,将根据市

清产办的部署,逐步到位。

    回顾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开展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对于明晰企

业的产权关系,清晰企业的资产存量,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提高企业职工主人翁的

意识,推进集体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清产核资是发展集体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清产

核资工作,朱镕基同志多次听取全国清产核资工作的汇报,明确指出清产核资工作目的

是“摸清、解围、管好”,要求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纺织系统集体企业清

产核资工作自开展以来,在进行了户数清理、资产清查、产权登记等一系列工作以后,核发

产权证已进入轨道。一年多的工作成绩表明,我们花这么大的精力开展大规模的清产

核资工作是值得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公有制经济中开展集体企业

清产核资工作的决策是正确的。各个行业通过清产核资工作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本行业

集体企业的真实情况和主要问题,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规划,有利于加大行业

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从而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通过清产核资较真实地暴露

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矛盾,便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基础管理工作,解决资产状况不清、帐

实不符、资产闲置浪费及被侵占流失等问题,为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创造条件。

    2.清产核资给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一次准得的生机。纺织行业的集体企业开办之

初,多数是母体企业为安排知青就业、下岗职工就业、为企业产品拾遗补缺而创办的。不

少企业规模小、档次低、产品技术靠母体,产品销售靠母体,产权关系更是模糊不清。集

体企业由于长期处于这种背景下,“等靠要”的情况十分普遍、十分严重。企业自我管理

薄弱,自我发展缺乏后劲,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差。通过清产核资,明晰了企业资产的归

属,掌握了企业的资产状况,对企业的性质进行了甄别,明显地维护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为提高集体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创造了条件。在这次清产核资之前,许多企业对自己

的资产来源模湖,数字不清。不少母体厂也是简单地认为,我是你的主管部门,你的资产

当然是我上级的。产权关系的不清,引起了许多的误解,既阻碍了集体企业的发展,也拖

累了母体厂的领导。经过这次清产核资,家底摸清了,归属清楚了,是企业的,你就有责

任管起来,并且管好它。是母体厂投资的,你就必须负起投资者的责任,确保资产的投资

回报率。这种产权关系的清晰,必然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为企业带来新的生机。

    3.精心组织,按政策行事,是做好清产辕资的一项重要保证。纺织系统的集体企业

清产核资工作,最初由于分工没有明确,因此,起步较晚。1998年3月,控股集团公司

明确成立纺织系统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办公室,由上海纺织联社具体实施这项工作后,各

公司很快行动起来,在很短的时间里将工作班子搭建成功,把分散的集体企业集合起来,

完成了面上的户数清理,很快缩短了与市面上进度的距离。进入资产清查阶段后,各公

司清产办又根据纺织控股集体企业清产办的部署,抓紧时间进行动员培训,讲解有关方针

和政策,对大量的报表逐条讲解,并不厌其烦地下基层帮助企业找资料、核资产、填报表,

使这项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当清产核资工作进入到产权界定阶段时,由于企业当年形

成的背景不同、帐务处理的不同,以及对产权政策理解的不同等因素,不少单位出现了对

产权定性的不同看法。为了统一政策,统一认识,加快整个系统的工作进度,我们加强同

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协商,针对纺织系统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和市

集体企业清产核资政策,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由控股集团公司发文,很快解决了面上

存在的分岐,保证了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历时近两年的时间里,各于公司的领导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对集体经济的

工作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各公司的清产办工作都很到位,组织动员、讲解政策、开展培

训、释难解疑、资产报损、划定产权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涌现了不少如汉森进口有限公司、时来娣同志、付建伟同志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负责整个系统的集

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上海纺织联社,经市清产办的推荐,也被光荣地授予全国清产核

资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实践说明,集体资产与其他性质的资产相比,虽然资产来源复

杂,组成的成分复杂,各方面的基础较差,又缺乏统一的系统管理,但是,只要各级领导都

重视了,组织工作落实了,又能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办事,困难的事情终究会办成功的!

    二、下一步工作的部署

    在党的十五大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

强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各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发展,这对发挥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江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我

们巩固清产核资成果,推进集体经济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根据上梅纺织系统的具体情

况,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是:

    (一)建立集体资产统计和评价体系,加强集体资产的监管工作。

    从纺织系统的实际情况看,集体资产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本集体企业劳动群众集

体所有;二是集体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所有,即联社的资产。联社的资产主要由过去企业

上缴的管理费、合作事业基金、上缴的利润,以及用这部分资金投资取得的收益。它属于

联合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劳动群众所有。从界定后的数字看,仅这两块的资产额就达5.7

亿元。为了全面地掌握系统范围内这些集体资产的总量及变动情况,分析、比较集体资产

的运营效益,控股集团公司2000年8月份发文责成上海纺织联社建立起集体资产的统计

和分析体系,对集体资产的存量、分布、结构、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和评价分析,以加强集体资产的监管。

    建立集体资产统计和分析体系,目的在于有效地掌握系统集体资产的有效运行,防

止资产的流失,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实施这项工作中,所有集体资产占有的单位实

行“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原有的资产运行载体不变”。各级行政主管单位要规范行

政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关系,对所属的集体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集体企业的工作原则,根

据企业资产的属性,探索有别于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着重在服务和指导上走出新路子。

对属于奉企业职工所有的资产,应当由企业职工大会来代表劳动者行使集体资产所有

权,不能以加强资产监管的名义,否认劳动群众作为集体企业产权主体的地位,更不能任

意侵占和随意平调集体资产。

    (二)以产权明晰为契机,加快企业的“三改一加强”工作。

    按照国家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调整的总体部署,国有企业的数量正在逐步减少,正

在从某些经济领域中退出。同时,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

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正在下降。而发展集体经济既可填补国有经济退出的“空白”,

又可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所以,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看,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在集体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加快集体企业

自身的改革,才是增强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而集体企业的资产关系清晰,无疑

为加快企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一难逢的机遇,以产权明

晰为契机,加快企业的改革、改制、改组和企业的内部管理,把集体企业的发展推向新的

阶段。

    1.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建立集体企业的法人治理机构。以前的集体企业,由于产

权关系不明晰,长期以来,企业的生产经营,历来是上面说了算,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城镇集体企业条例》所规定的企业和职工(代表)大会权利,一直没有很好地贯彻

和落实。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好多企业的主管部门以投资者的身

份管理企业,如选择经营者、收取所谓的投资回报等。现在产权关系明确了,资产是属于

企业劳动群众所有的,就应当由职工自己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选举和罢免企业的法定

代表人,审议企业的经营目标,决定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企业真正实行自负盈亏、

自主经营、民主管理、自我发展。企业办得好,国家和职工都有利,办得不好,关了门就

回家。实现这一步,才能真正体现“国家不包企业,企业不连累政府”。

    2.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推进企业的改制剥离。纺织系统的集体企业,不论是大集

体,还是由国有厂扶办的三产企业,严格地说,不少企业在很大的程度上,或在许多方面

都不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角色,都是依附在某种“保护”或“羽翼”下求得生存的,产品靠

“保护”,资金靠“保护”,独立的意识很差,独立的能力也很差。如今,资产的产权关系明

晰了。企业应当从计划经济的阴影中走出来,靠自己来盘活存量,靠自己来拓展增量。

集体企业与方方面面的关系,应当是一种平等的经济关系,而决不应该继续这种依附关

系。各级领导对集体企业的管理,应当强化服务与指导的意识,主动地引导企业按照国

家指引的改革方向,走股份合作制和合作经济道路,帮助企业从自己的保护伞和羽翼下

剥离出来,实现企业向市场经济的转化。

    3.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产权关系不明,资产负债重,人

员素质差,产品结构不合理,是构成集体企业多年来发展滞后的一系列因素。经过这次清

产核资后,产权关系得到了清晰,企业的坏帐得到处理,同时,在国有企业的减员分流中,

集体企业享受了政策,职工总数锐减。这些综合因素,都对集体企业以后的发展创造了

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使企业有了大有作为的条件。“轻装”以后的集体企业,要努力研究

企业的发展规划,作出企业持续发展的打算。要研究整个纺织发展的趋势,作出自己企业

的发展定位。要加强各种信息的交流,掌握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各项扶持

政策,找准自己企业发展的目标。要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大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技

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纺织系统的集体经济,要在我们的手中振兴,要在我们的手中发展,

而决不能在我们的手中衰弱和消亡。

    (三)深化集体资产产权界定,落实集体资产出资人。

    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通过这次清产核资,我们

把企业长期存在的产权不明确的问题,从法治的角度上做了明确,对于企业明确产权的

所有者,更好地行使产权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但是我们不能不看

到,这次清产核资对产权的界定,只是一个租界定,它仅仅划清了企业资产是属于国有还

是属于集体所有的界限。属于国有的,将通过财务报表的调整划归国有。而界定为集体

所有的,则是属于集体企业职工共同共有。属于集体企业的资产,也是由多种成分组成

的。从一般企业状况看,大致为两块:一块是企业劳动者长期劳动的积累,一块是国家在

企业开办时给予的减免税。对于国家减免税的一块,理所当然地归企业集体所有,而对于

职工长期劳动积累的资产,则应当探索依法界定给企业的职工,肯定和承认劳动者个人

的资本所有权,借助股份的形式确定每个职工在总资本中所占的份额,使集体企业在财

产的组织形式上,把所有者和劳动者、共同占有和个人所有结合起来,恢复集体企业应有

的本来面目。而当集体企业能让每一个职工都知道自己在企业的资产量,让职工对自己

的资产既看得见,又能摸得着的时候,职工与企业的内在血缘关系则真正建立了起来,这

个时候,职工才能与企业同心同德。我们认为,积极稳妥地开展这项产权界定深化工作,

对于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清产核资成果,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焕发企业和职工当家

做主人的精神,转换集体经济的经营机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加快集体企业的发展,推动

集体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积极的作用。

巩固清产核资成果推进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发行时间:2001-06-20
网站编辑:上海纺织系统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办公室
  
来源:研究所

产权制度改革

巩固清产核资成果推进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上海纺织系统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办公室

    上海纺织系统首批集体企业资产产权登记证的颁发,标志着纺织系统集体企业的清

产核资工作,在市清产核资办的领导下,按照国家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要求,取得了

初步的成效。它凝聚着系统300多户集体企业的辛苦,凝聚着各级领导对集体企业的关

心,凝聚着集体经济第一线职工对未来的企望。

    一、清产核资工作的回顾

    纺织系统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从1998年的3月开始,先后经历了户数清理、

资产清查、坏帐核销、产权登记等阶段,历时一年半。共有389户工商登记为集体性质的

企业参加了户数清理,资本金总额77845万元,所有者权益76938万元,尚不包括工会和

退管会的集体企业。经过产权界定,界定为国有性质的有125户,资本金8897万元,所

有者权益6630万元;界定为集体性质的148户,资本金19779万元,所有者权益16544万

元;股份制企业37户,资本金6953万元,所有者权益8375万元;联合经济组织10户,资

本金37205万元,所有者权益38370万元;待界定65户,资本金2438万元,所有者权益

4493万元;其他4户,资本金89万元,所有者权益81万元。

    在户数清理和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各参清单位又开展了企业坏帐的核销工作。全系

统企业损失挂帐申报处理数共有6042万元。经有关部门批复同意损失挂帐处理5867.5

万元,其中经批准列当年损益数93.9万元;经批准冲销权益数4718.9万元,其中冲销未

分配利润2302.9万元,冲销盈余公积294.2万元,冲销资本公积1130.8万元,冲销实收

资本991.0万元。企业留待以后年度消化数8337.2万元。

    根据市清产核资办对第一批颁发产权证的要求,我们从界定为148户集体性质的企

业中,选择了符合条件的63户企业作为首批颁发产权证的单位,对其余的企业,将根据市

清产办的部署,逐步到位。

    回顾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开展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对于明晰企

业的产权关系,清晰企业的资产存量,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提高企业职工主人翁的

意识,推进集体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清产核资是发展集体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清产

核资工作,朱镕基同志多次听取全国清产核资工作的汇报,明确指出清产核资工作目的

是“摸清、解围、管好”,要求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纺织系统集体企业清

产核资工作自开展以来,在进行了户数清理、资产清查、产权登记等一系列工作以后,核发

产权证已进入轨道。一年多的工作成绩表明,我们花这么大的精力开展大规模的清产

核资工作是值得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公有制经济中开展集体企业

清产核资工作的决策是正确的。各个行业通过清产核资工作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本行业

集体企业的真实情况和主要问题,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规划,有利于加大行业

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从而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通过清产核资较真实地暴露

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矛盾,便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基础管理工作,解决资产状况不清、帐

实不符、资产闲置浪费及被侵占流失等问题,为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创造条件。

    2.清产核资给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一次准得的生机。纺织行业的集体企业开办之

初,多数是母体企业为安排知青就业、下岗职工就业、为企业产品拾遗补缺而创办的。不

少企业规模小、档次低、产品技术靠母体,产品销售靠母体,产权关系更是模糊不清。集

体企业由于长期处于这种背景下,“等靠要”的情况十分普遍、十分严重。企业自我管理

薄弱,自我发展缺乏后劲,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差。通过清产核资,明晰了企业资产的归

属,掌握了企业的资产状况,对企业的性质进行了甄别,明显地维护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为提高集体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创造了条件。在这次清产核资之前,许多企业对自己

的资产来源模湖,数字不清。不少母体厂也是简单地认为,我是你的主管部门,你的资产

当然是我上级的。产权关系的不清,引起了许多的误解,既阻碍了集体企业的发展,也拖

累了母体厂的领导。经过这次清产核资,家底摸清了,归属清楚了,是企业的,你就有责

任管起来,并且管好它。是母体厂投资的,你就必须负起投资者的责任,确保资产的投资

回报率。这种产权关系的清晰,必然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为企业带来新的生机。

    3.精心组织,按政策行事,是做好清产辕资的一项重要保证。纺织系统的集体企业

清产核资工作,最初由于分工没有明确,因此,起步较晚。1998年3月,控股集团公司

明确成立纺织系统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办公室,由上海纺织联社具体实施这项工作后,各

公司很快行动起来,在很短的时间里将工作班子搭建成功,把分散的集体企业集合起来,

完成了面上的户数清理,很快缩短了与市面上进度的距离。进入资产清查阶段后,各公

司清产办又根据纺织控股集体企业清产办的部署,抓紧时间进行动员培训,讲解有关方针

和政策,对大量的报表逐条讲解,并不厌其烦地下基层帮助企业找资料、核资产、填报表,

使这项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当清产核资工作进入到产权界定阶段时,由于企业当年形

成的背景不同、帐务处理的不同,以及对产权政策理解的不同等因素,不少单位出现了对

产权定性的不同看法。为了统一政策,统一认识,加快整个系统的工作进度,我们加强同

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协商,针对纺织系统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和市

集体企业清产核资政策,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由控股集团公司发文,很快解决了面上

存在的分岐,保证了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历时近两年的时间里,各于公司的领导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对集体经济的

工作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各公司的清产办工作都很到位,组织动员、讲解政策、开展培

训、释难解疑、资产报损、划定产权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涌现了不少如汉森进口有限公司、时来娣同志、付建伟同志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负责整个系统的集

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上海纺织联社,经市清产办的推荐,也被光荣地授予全国清产核

资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实践说明,集体资产与其他性质的资产相比,虽然资产来源复

杂,组成的成分复杂,各方面的基础较差,又缺乏统一的系统管理,但是,只要各级领导都

重视了,组织工作落实了,又能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办事,困难的事情终究会办成功的!

    二、下一步工作的部署

    在党的十五大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

强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各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发展,这对发挥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江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我

们巩固清产核资成果,推进集体经济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根据上梅纺织系统的具体情

况,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是:

    (一)建立集体资产统计和评价体系,加强集体资产的监管工作。

    从纺织系统的实际情况看,集体资产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本集体企业劳动群众集

体所有;二是集体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所有,即联社的资产。联社的资产主要由过去企业

上缴的管理费、合作事业基金、上缴的利润,以及用这部分资金投资取得的收益。它属于

联合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劳动群众所有。从界定后的数字看,仅这两块的资产额就达5.7

亿元。为了全面地掌握系统范围内这些集体资产的总量及变动情况,分析、比较集体资产

的运营效益,控股集团公司2000年8月份发文责成上海纺织联社建立起集体资产的统计

和分析体系,对集体资产的存量、分布、结构、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和评价分析,以加强集体资产的监管。

    建立集体资产统计和分析体系,目的在于有效地掌握系统集体资产的有效运行,防

止资产的流失,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实施这项工作中,所有集体资产占有的单位实

行“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原有的资产运行载体不变”。各级行政主管单位要规范行

政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关系,对所属的集体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集体企业的工作原则,根

据企业资产的属性,探索有别于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着重在服务和指导上走出新路子。

对属于奉企业职工所有的资产,应当由企业职工大会来代表劳动者行使集体资产所有

权,不能以加强资产监管的名义,否认劳动群众作为集体企业产权主体的地位,更不能任

意侵占和随意平调集体资产。

    (二)以产权明晰为契机,加快企业的“三改一加强”工作。

    按照国家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调整的总体部署,国有企业的数量正在逐步减少,正

在从某些经济领域中退出。同时,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

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正在下降。而发展集体经济既可填补国有经济退出的“空白”,

又可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所以,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看,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在集体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加快集体企业

自身的改革,才是增强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而集体企业的资产关系清晰,无疑

为加快企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一难逢的机遇,以产权明

晰为契机,加快企业的改革、改制、改组和企业的内部管理,把集体企业的发展推向新的

阶段。

    1.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建立集体企业的法人治理机构。以前的集体企业,由于产

权关系不明晰,长期以来,企业的生产经营,历来是上面说了算,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城镇集体企业条例》所规定的企业和职工(代表)大会权利,一直没有很好地贯彻

和落实。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好多企业的主管部门以投资者的身

份管理企业,如选择经营者、收取所谓的投资回报等。现在产权关系明确了,资产是属于

企业劳动群众所有的,就应当由职工自己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选举和罢免企业的法定

代表人,审议企业的经营目标,决定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企业真正实行自负盈亏、

自主经营、民主管理、自我发展。企业办得好,国家和职工都有利,办得不好,关了门就

回家。实现这一步,才能真正体现“国家不包企业,企业不连累政府”。

    2.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推进企业的改制剥离。纺织系统的集体企业,不论是大集

体,还是由国有厂扶办的三产企业,严格地说,不少企业在很大的程度上,或在许多方面

都不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角色,都是依附在某种“保护”或“羽翼”下求得生存的,产品靠

“保护”,资金靠“保护”,独立的意识很差,独立的能力也很差。如今,资产的产权关系明

晰了。企业应当从计划经济的阴影中走出来,靠自己来盘活存量,靠自己来拓展增量。

集体企业与方方面面的关系,应当是一种平等的经济关系,而决不应该继续这种依附关

系。各级领导对集体企业的管理,应当强化服务与指导的意识,主动地引导企业按照国

家指引的改革方向,走股份合作制和合作经济道路,帮助企业从自己的保护伞和羽翼下

剥离出来,实现企业向市场经济的转化。

    3.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产权关系不明,资产负债重,人

员素质差,产品结构不合理,是构成集体企业多年来发展滞后的一系列因素。经过这次清

产核资后,产权关系得到了清晰,企业的坏帐得到处理,同时,在国有企业的减员分流中,

集体企业享受了政策,职工总数锐减。这些综合因素,都对集体企业以后的发展创造了

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使企业有了大有作为的条件。“轻装”以后的集体企业,要努力研究

企业的发展规划,作出企业持续发展的打算。要研究整个纺织发展的趋势,作出自己企业

的发展定位。要加强各种信息的交流,掌握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各项扶持

政策,找准自己企业发展的目标。要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大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技

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纺织系统的集体经济,要在我们的手中振兴,要在我们的手中发展,

而决不能在我们的手中衰弱和消亡。

    (三)深化集体资产产权界定,落实集体资产出资人。

    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通过这次清产核资,我们

把企业长期存在的产权不明确的问题,从法治的角度上做了明确,对于企业明确产权的

所有者,更好地行使产权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但是我们不能不看

到,这次清产核资对产权的界定,只是一个租界定,它仅仅划清了企业资产是属于国有还

是属于集体所有的界限。属于国有的,将通过财务报表的调整划归国有。而界定为集体

所有的,则是属于集体企业职工共同共有。属于集体企业的资产,也是由多种成分组成

的。从一般企业状况看,大致为两块:一块是企业劳动者长期劳动的积累,一块是国家在

企业开办时给予的减免税。对于国家减免税的一块,理所当然地归企业集体所有,而对于

职工长期劳动积累的资产,则应当探索依法界定给企业的职工,肯定和承认劳动者个人

的资本所有权,借助股份的形式确定每个职工在总资本中所占的份额,使集体企业在财

产的组织形式上,把所有者和劳动者、共同占有和个人所有结合起来,恢复集体企业应有

的本来面目。而当集体企业能让每一个职工都知道自己在企业的资产量,让职工对自己

的资产既看得见,又能摸得着的时候,职工与企业的内在血缘关系则真正建立了起来,这

个时候,职工才能与企业同心同德。我们认为,积极稳妥地开展这项产权界定深化工作,

对于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清产核资成果,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焕发企业和职工当家

做主人的精神,转换集体经济的经营机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加快集体企业的发展,推动

集体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