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二轻联社及集体企业的改革
广州市二轻集体企业联社办公室
广州市二轻集体企业联社(以下简称市联社)在中华全国手工合作总社的领导下,认
真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以总社“五代会”和总社五届二次理事会精神为依据,解放思
想,在深化联社改革,加强联社建设,壮大经济实力,继续推动集体企业改革,切实放开搞
活企业,提高集体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二轻的集体企业形成了目前这样一种态势:一是有些企业
以资本、品牌、市场网络、经营管理的优势获得新的发展;二是一部份集体资产参与公司
制运作,重新获得了生机,取得了效益;三是一部份资不抵债的企业找到出路,职工得到
了妥善安置;四是联社资产进一步优化,重新体现经营价值,每年有一定收益。
一、联社改革
广州市二轻集体企业联社作为有30多年历史的集体企业联合经济组织,面对100
多户成员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联社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定位,怎样才能增强自身实力,
发挥自身优势。有了经济实力,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经过分析,市联社选择了实业兴
社,最终成为经济实体的道路:
(一)集中联社的优质资产,办实业增实力。吸取以往联社资金分散,不好管理,效益
低微的教训,在推进联社改革时,首先把当时联社效益较好的直属企业,如二轻房产开发
公司、二轻建筑公司、义庆企业集团公司(二级)、嘉利电器工业公司以及地处闹市区的二
轻大楼等物业由联社授权,组建资产过亿的“穗联企业发展公司”;实行资产统一管理,
企业各自经营,联社加强监控,把联社经济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穗联公司组建当年,由
于管理到位,进入穗联公司的直属企业上交市联社的收益比上年增加109%。
(二)盘活存量物业,清理不良资产,减轻历史负担。由于历史上行业调整和行政划拨
等原因,市联社对外负债和不良投资达六千多万元,为了卸下包袱,在一、二轻资产重组
中,由有实力的国有企业有偿兼并了联社全资企业二轻疗养院,所得5800万元偿还了历
史债务和冲减了挂帐资产损失,为联社重新积聚实力走实体化之路创造有利条件。同时
市联社对长期效益不佳或亏损的全资企、事业单位采取关、停、托、卖等方式进行资产优
化、重组:如撤销了近几年已停止经营运作的联社全额负担经费的二轻招待所、二轻产
品服务部、二轻幼儿园的建制;把难以维持经营的联发塑料厂有偿转让给有实力的企业,
回收资金300多万元;让有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国有企业托管了联社全资企业冠华塑
料厂:通过一系列措施,制止了联社资财的流失、
(三)通过推进成员企业改革回收联社资金,充实联社力量。1987年联社与企业进行
了资财划分,联社分得资财仍留在企业运作:由于监控机制未健全,10多年来收益甚少:
为此,联社决定一方面强化监控手段,对联社资财较多的企业实行委托股权代表参与管
理,另一方面在推进企业转制,退二进三,盘活物业、置换资产的同时,尽量回收联社资
金,几年来,在7户改制企业中,联社共回收资金约700万元。
(四)更新观念,贴身经营。为了管好用活联社资财,联社领导改变过去只在面上“指点江山”的作风,从主要领导到各个副职分头把关,兼任企业的“老总”,亲自“督战”,并选
派优秀的联社干部进入企业的重要岗位,充实领导力量:经过这样的调整,企业面貌发
生了新的变化,联社的领导更加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便于作出决策,联社的干部也从行
业管理中走向企业化管理,在锻炼了企业管理能力的同时,也为日后联社实体化奠定的
基础:
(五)利用大轻工重组之机,完成联社实体化改革。1998年8月一、二轻重组,按照
市政府(国资局)赋予的职能,合并后的大轻工负责管理国有资产(企业),并接受市政府
委托代管联社和所属集体企业.按联社章程运作。市联社在经济上独立自主,以资财为
纽带,保留联社和各集体企业的关系i经过前一段时间联社资财的重新配置和优化,联
社干部的兼职锻炼,联社办成实体的条件已经形成;从1999年5月开始,联社的于部融
入到联社办的实体——穗联企业发展公司中去。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的方
式进行操作-形成社企合一的机构框架,完成了从传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向资产管
理和生产经营兼服务型的转变;
市联社一方面强化经济活动,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并没有放弃扶持和帮
助集体企业、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的职能。针对目前集体企业状况和自身的能力,市联
社发扬互助合作精神,注意对困难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扶持。如
减免上缴联社管理费和应上缴的利润,提供企业临时应急资金。近两年,共减免和拨付
资金314万元,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还积极为企业改革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维
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发挥联社应有的作用。
二、集体企业改革
近年来,广州轻工工业进入了结构性调整,轻工、二轻两个集团公司进行了资产重
组,轻工集体企业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在汲取兄弟省市成功经验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企
业改革做法的基础上,集体企业进入了深化改革时期:
整个面上的改革是重组一批,处置一批,转机建制一批:重组一批,即改革和改组相结合,以优化资源,调整结构,规模经营,加强监管为目标,兼并合并为手段,开展对相关企
业的重组;处置一批,即按照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原则,依托社保,劳动体系的改革到位,
在安置职工前提下,实施一批企业退出经营;转机建制一批,即突破集体所有制经济界限,
寻求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放开搞活企业。
(一)依托支柱企业和支柱产品,加大兼并合并的重组力度,实施规模经营战略。重
组后轻工集团公司集体企业这一板块,初步组建起以集体法人为主,自然人参股的穗宝
家具集团公司和以国有法人资本控股,集体法人资本参股的双鱼体育用品集团公司,进人两个集团资产重组的企业共有16户。两个集团公司各具特色,穗宝集团公司是以穗宝装饰家
具厂为主体,吸收相关集体企业组建的集团;穗宝装饰家具厂是一户较早搞股份合作制的
集体企业,几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积聚了一定的实力,具有资本、市场网络、管理等优势,
有内在扩张发展的需求;而原家具行业内各集体企业,处于规模偏小,分散经营,产品重
复,难于发展的状态。穗宝装饰家具厂吸纳了木家具、金属家具、装饰配套等六家集体企
业,形成了以床垫产品为龙头,有硬木、板式家具、装饰业相互配套的系列产品的企业集
团,是广州轻工集体经济的新增长点;
而双鱼集团公司则以国际品牌为效应,聚合国有、集体资本,集中力量拓市场,上技
改、升档次:在投标获得45届世乒赛器材主要生产供应商和开展中国乒乓球队共建活动
中创造商机,开拓了华东、云贵、江浙市场,并相应带动了内部技改,质量上档次活动,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以大轻工重组为契机,依托市场政府政策和解困资金及国有企业支持,处置一
批劣质企业。由于负债重,冗员多,产品老,体制旧.管理差等各方面的原因,在经济体制
转换过程中,积聚了一批资质差,无经营前景的集体企业:市政府明确这些企业不进入重
组,交由大轻工托管,借入解困资金,给予优先安置人员的政策等,为处置这批企业找到
了一条新路;进入托管的集体企业共有32户,其中23户资不抵债,平均资产负债率为
107%:随着重组的运作,这批企业亦进入了关门卖地、终止经营、安置职工的操作:8个
月来,有的企业已彻底处置,有的已退出生产经营;
(三)采取不同的改制形式,集体企业体制有所创新。几年来集体企业进行体制改
革,其特点:一是瞄准现代企业制度方向;二是以企制宜探索多种形式,出现多种类型.当
前主要有利用易地改造、退二进三,置换资产与外商合资合作,中外双方优势互补、组成出
口型企业,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之间互相参股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三是量化资产和职工
参股改造为股份合作制;四是以管理层为主体,按净资产比例抵交抵押金,制汀资产增值
保值的风险承包;五是正在探索量化资产后,集体股与职工股分离,集体股置换资金转退
体职工基金,职工股转民有民营企业;六是根据条件和可能,拟探索管理层分年赎买资产、
控股经营企业的模式等等;总之,目的是要让企业真正成为“四自”主体,形成在所有制
结构上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在资金聚集上多种渠道.在管理上治理架构完善、机制灵活,
在利益分配上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