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全国中小企业改革深入发展研讨会在浙江临安召开
发行时间:1997-10-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全国中小企业改革深入发展研讨会在浙江临安召开

    最近,全国中小企业改革深入发展研讨会在浙江临安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经济研究部、国家经贸委生产体制司、国务院研究室工交司、国家经贸委中小办和浙江省体改委联合召开的。参加研讨会的除主办单位负责人外,有经济学专家、教授,部分中小城市党、政领导和少数企业代表共80余人。会议主要探讨了下列几个问题:

    一、企业应该实行商品化。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已进入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企业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商品化,即企业产出商品化,企业生产要素商品化,企业产权商品化,包括企业本身也要商品化,为此,企业进一步改革要进行三个战略性重组:产权主体要重组;产业结构要重组;企业组织结构要重组。通过这些战略性重组,使企业充满活力和生机。

    二、改革的深入发展要以中小企业改革为突破口。与会者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由国家一统二保,改革至今还没有摆脱旧体制的束缚。而中小企业的改革则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已形成了中小企业改革推动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态势。

    会议提出,改革深入发展要以中小企业改革为突破口。因为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速度快于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改革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从改革的角度讲,也要有个先易后难的过程。中小企业面很广,大多分布在中小城市地带,在生产要素组合、经济体制改革、政策扶持等方面都比较容易突破,而且中小企业的改革成果,能为大型企业改革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中小企业是安置就业,解决下岗富余人员再就业的主要出路。从发展的角度讲,解决中小企业问题,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支撑面,或者说夯实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三  三、股份合作制是中小企业改革深入发展的主要形式。大家认为中小企业改革形式可多种多样,但股份合作制应作为中小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它适合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群众觉悟程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存量资产能否部分量化给职工个人,是与会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国家体改委发布的二十条《指导意见》提出不能“无偿分给个人”。会上有些人对这项规定持有不同看法,认为只要职工有现金投入,拿出一部分存量资产作为增股分给持股者,应该是允许的。有的提出可设置“劳力股”。企业从存量资产中拿出一块分给职工,作为“劳力股”,享有与资金股同等权利,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

    会议认为,推进股份合作制要从实际出发,提倡创新。会上有关领导一再强调求实精神,对推行股份合作制提出几点要求。一是深化中小企业改革不只是股份合制这一种改革形式,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适合自己实际的改革形式和做法,二是体改委二十条《指导意见》,不是一发了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统一认识,狠抓落实。三是改制要同转制相结合,不是“一股就灵”。股份合作制企业需要同其它改革相结合,真正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企业制度的全面创新。四是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不能“一刀切”、“一风吹”,要吸取历史经验,    (俞官潮  苏雪明)

全国中小企业改革深入发展研讨会在浙江临安召开
发行时间:1997-10-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全国中小企业改革深入发展研讨会在浙江临安召开

    最近,全国中小企业改革深入发展研讨会在浙江临安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经济研究部、国家经贸委生产体制司、国务院研究室工交司、国家经贸委中小办和浙江省体改委联合召开的。参加研讨会的除主办单位负责人外,有经济学专家、教授,部分中小城市党、政领导和少数企业代表共80余人。会议主要探讨了下列几个问题:

    一、企业应该实行商品化。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已进入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企业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商品化,即企业产出商品化,企业生产要素商品化,企业产权商品化,包括企业本身也要商品化,为此,企业进一步改革要进行三个战略性重组:产权主体要重组;产业结构要重组;企业组织结构要重组。通过这些战略性重组,使企业充满活力和生机。

    二、改革的深入发展要以中小企业改革为突破口。与会者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由国家一统二保,改革至今还没有摆脱旧体制的束缚。而中小企业的改革则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已形成了中小企业改革推动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态势。

    会议提出,改革深入发展要以中小企业改革为突破口。因为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速度快于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改革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从改革的角度讲,也要有个先易后难的过程。中小企业面很广,大多分布在中小城市地带,在生产要素组合、经济体制改革、政策扶持等方面都比较容易突破,而且中小企业的改革成果,能为大型企业改革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中小企业是安置就业,解决下岗富余人员再就业的主要出路。从发展的角度讲,解决中小企业问题,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支撑面,或者说夯实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三  三、股份合作制是中小企业改革深入发展的主要形式。大家认为中小企业改革形式可多种多样,但股份合作制应作为中小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它适合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群众觉悟程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存量资产能否部分量化给职工个人,是与会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国家体改委发布的二十条《指导意见》提出不能“无偿分给个人”。会上有些人对这项规定持有不同看法,认为只要职工有现金投入,拿出一部分存量资产作为增股分给持股者,应该是允许的。有的提出可设置“劳力股”。企业从存量资产中拿出一块分给职工,作为“劳力股”,享有与资金股同等权利,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

    会议认为,推进股份合作制要从实际出发,提倡创新。会上有关领导一再强调求实精神,对推行股份合作制提出几点要求。一是深化中小企业改革不只是股份合制这一种改革形式,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适合自己实际的改革形式和做法,二是体改委二十条《指导意见》,不是一发了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统一认识,狠抓落实。三是改制要同转制相结合,不是“一股就灵”。股份合作制企业需要同其它改革相结合,真正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企业制度的全面创新。四是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不能“一刀切”、“一风吹”,要吸取历史经验,    (俞官潮  苏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