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调整经济结构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发行时间:1998-08-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调整经济结构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最近一位领导人在北京讲到经济结构调整时说,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

程,各个产业互相关联,又互相制约,矛盾错综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第一,要处理好发展第一、二产业与第三产的关系。要比任何时候更自觉地重视农业,

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采取一切措施,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使农

民收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是千万不能放松的。要改造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

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仍然不适应一、二产业发展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发展第三产业,所需投资不多,关键是政策和人才。政策对头

了,人才培养出来了,第三产业就能加快发展。在调整结构过程中,实施再就业工程,发

展第三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二,要处理好加强基础设施与振兴支柱产业的关系。支柱产业的振兴,有利于提高

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

供资金积累和技术装备。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来支撑。为了经济

健康发展,在注重发展基础设施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投资少、周期短、回收快、效益好的

产业,加快资金积累。真正做到统筹规划,既安排好基础设施建设,又集中必要资金,发展

效益好、积累资金快的产业,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第三,要处理好新上项目与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现有基础的能力,

包括对现有基础的技术改造。有些新上的项目,从局部地区来说是必要的,但是从全国来

讲是不必要的、重复的,就不应该上。对现有基础的改造,必须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

的作用,通过改革、改组、改造、促进技术进步、产品更新和效益提高。新上项目一定要技

术先进,市场前景好,能带动原有基础的改造和提高。

    第四,要处理好效益规模与规模效益的关系。社会化大生产要注重规模效益,但这并

不意味着企业规模越大越好,也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都要变成大公司。企业经济活动的中

心是效益,在结构调整中,一定要根据效益原则,推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形成大中小企业

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格局。我们要在促进强强结合,积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

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培养出一批小而精、小而优、小

而特的“小巨人”,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

    第五,要处理好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关系。开发新产品,要有市场需求的支持,把

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原有产品也有市场开拓的问题,

有的产品城里滞销,在农村还有市场;在国内滞销,在国外还有市场。现在国内市场已成为

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不出国门,就面临着国外产品的竞争,国内的产品也进入国际市场参

与竞争。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迎头赶上,把开发新产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作为

一项刻不容缓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来抓。开发新产品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一是最好

自己有力量开发。二是与科研单位结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成为科研生产经济联合

体,共同受益。三是投靠到现在实力比较强的单位,把适销产品转移过来生产。四是引进国

外的产品和技术。各种办法可以兼用,大家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办法。大力开拓新市场,加强

营销工作,是企业进入市场经济,转变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能只盯着城镇市场,我国农

村有8亿多人口,这是很大的市场。要面向广大农民,开发、生产出成本较低、功能适宜、结实耐用的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有些产品积压严重的企业一方面实行限产压库,还要

主动促销。要有完善的营销体系,灵活的价格机制。

    第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一系列指示,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处理好。

调整经济结构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发行时间:1998-08-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调整经济结构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最近一位领导人在北京讲到经济结构调整时说,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

程,各个产业互相关联,又互相制约,矛盾错综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第一,要处理好发展第一、二产业与第三产的关系。要比任何时候更自觉地重视农业,

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采取一切措施,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使农

民收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是千万不能放松的。要改造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

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仍然不适应一、二产业发展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发展第三产业,所需投资不多,关键是政策和人才。政策对头

了,人才培养出来了,第三产业就能加快发展。在调整结构过程中,实施再就业工程,发

展第三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二,要处理好加强基础设施与振兴支柱产业的关系。支柱产业的振兴,有利于提高

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

供资金积累和技术装备。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来支撑。为了经济

健康发展,在注重发展基础设施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投资少、周期短、回收快、效益好的

产业,加快资金积累。真正做到统筹规划,既安排好基础设施建设,又集中必要资金,发展

效益好、积累资金快的产业,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第三,要处理好新上项目与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现有基础的能力,

包括对现有基础的技术改造。有些新上的项目,从局部地区来说是必要的,但是从全国来

讲是不必要的、重复的,就不应该上。对现有基础的改造,必须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

的作用,通过改革、改组、改造、促进技术进步、产品更新和效益提高。新上项目一定要技

术先进,市场前景好,能带动原有基础的改造和提高。

    第四,要处理好效益规模与规模效益的关系。社会化大生产要注重规模效益,但这并

不意味着企业规模越大越好,也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都要变成大公司。企业经济活动的中

心是效益,在结构调整中,一定要根据效益原则,推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形成大中小企业

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格局。我们要在促进强强结合,积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

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培养出一批小而精、小而优、小

而特的“小巨人”,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

    第五,要处理好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关系。开发新产品,要有市场需求的支持,把

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原有产品也有市场开拓的问题,

有的产品城里滞销,在农村还有市场;在国内滞销,在国外还有市场。现在国内市场已成为

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不出国门,就面临着国外产品的竞争,国内的产品也进入国际市场参

与竞争。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迎头赶上,把开发新产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作为

一项刻不容缓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来抓。开发新产品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一是最好

自己有力量开发。二是与科研单位结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成为科研生产经济联合

体,共同受益。三是投靠到现在实力比较强的单位,把适销产品转移过来生产。四是引进国

外的产品和技术。各种办法可以兼用,大家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办法。大力开拓新市场,加强

营销工作,是企业进入市场经济,转变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能只盯着城镇市场,我国农

村有8亿多人口,这是很大的市场。要面向广大农民,开发、生产出成本较低、功能适宜、结实耐用的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有些产品积压严重的企业一方面实行限产压库,还要

主动促销。要有完善的营销体系,灵活的价格机制。

    第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一系列指示,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