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二轻集体经济二次创业的改革动向
广东省二轻联社办公室
广东省二轻集体经济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十分关键的转折时期。用一些同志的话来说,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相对应,二轻集体经济正由一次创业转入二次创业阶段。
五十年代中后期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合作经济即二轻集体经济,以长
达三十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二轻集体经济进行了第一次创业。一次创业为二轻
带来过辉煌,固定资产原值由4000多万元猛增至250亿元,产值由1.24亿元上升至541
亿元。然而,在此期间“左”的干扰和体制的制约,也使二轻机制严重扭曲,其积弊之深、
危害之重,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暴露无遗。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二轻集体经济正处于萎
缩,企业量、资产量、职工量锐减,生产和效益严重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近年来二轻集体经济陷入困境,其原因众所周知,无庸赘述。就家底来说,我省二轻
集体经济资产号称250亿元,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目前在这块资产中,有效资产即能
够良性营运、保值增值的仅占26%,无效资产即难以发挥作用的资产约占37%,不良资
产即资不抵债、名存实亡的资产约占37%。按照旧机制下资产的损耗速度,目前无效积
淀的93亿元资产,将在五至八年内有形或无形消耗完。由此看来,说二轻集体经济亟待
二次创业,并非危言耸听。
二轻集体资产营运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是旧体制、旧机制长期作用的苦果,主要表现在“结构封闭、归属模糊、营运僵化、布局失调”四个方面。“结构封闭”,主要体现在资本
要素与全社会的融合程度低。“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我分配”,是合作经济的
优良传统,但强调自我的极端就是排他,相当部分地区和企业在资本要素组合方面,将其
他经济成分尤其将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排斥在外。“归属模糊”,主要是集体资产产权归属
不清,其中最要害的是所有者主体不清:集体资产名为企业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但具体
到每一个劳动者到底占多少,谁也说不清,职工对产权主体普遍缺乏认同感,因而很难真
正做到与企业风雨同舟、生死与共。“营运僵化”,主要指资产经营形式、机制的僵化。长
期以来,二轻集体企业套用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普遍缺乏动力和活力。即使改革开放
以来,相当部分地区二轻企业仍然难以挣脱“二国营”模式的困扰。“布局失调”,主要指
集体资源配置不合理,资产回报率低下。二轻集体企业本来就资薄利微,但固定资产
51%被亏损企业、26%被微利保本企业占用,真正用到优势企业手上的资产实际上所余无
几,很难谈得上保值增值。弄清二轻集体资产的家底,查明旧体制遗留的积弊,二次创业
阶段我省二轻集体经济改革的取向也就明朗了。围绕这个取向,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五
大以来,全系统二轻集体企业改革风起云涌,发展势头令人为之振奋。其主要动向是:
一、改革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以二轻集体经济为主体的混合型经济
最近几年,二轻集体所有制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集体与国有、集体与集体、集体与外
资、集体与民营在资产方面的融合可谓全方位并举,目前全系统各地均有所动作,尤其是
珠江三角洲地区、粤东地区进展较快。各地有代表性的改革形式,包括通过收购进行低
成本扩张的佛山皮塑模式,资本重组实现强强联合的顺德华宝、科龙模式引资嫁接的新
会浩邦模式;整体蒙井或被兼并的中山机电模式,让股引“风”的梅县模式等等。佛山塑
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把握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发挥品牌、技术、资金、生产和营
销的优势,先后在华东、华中联合收购或独资收购五个企业,低成本实现了生产和市场的
扩张。新会浩邦集团大力引资嫁接、让股联营,先后引入外来资金1.62亿元,使外来资
本已占总资本的56%。梅县二轻采取带资承包、让干股吸湿股等形式,在30%的企业
中引进了私营和个体经济,对搞活小穷亏企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明晰资产所有权归属,推进劳动者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
我省去年铺开的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二轻集体经济整体产权趋于清晰,产权制
度改革正向“份有化、人格化”迈进。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二轻系统推行集体资产按份共
有改组的企业,已达到21%,其中去年以来实施改组的企业就达360多家,改组企业比
例一年间增加了12个百分点。面上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走势,是“存量实有化、经营贴
身化”。“存量实有化”,即将企业集体存量资产按份实化给职工。去年以来在地方政府的
支持鼓励下,已有46个市县实施了资产虚量化和实化相结合的改革,其中11个市县二轻
实施了资产按份实化的改革。如新会市二轻13个企业,在职工出资人股的基础上,将企
业净资产全额量化给职工。“经营贴身化”,即强调企业职工必须持股上岗,经营者必须
控股经营,让生产者、经营者特别是经营者真正做到在资产上与企业血肉相联。目前,全
系统试行各种形式“贴身经营”的市县已占51%,其中侧重向经营者倾斜的约占四分之
一。肇庆市最近召开了联社“六代会”,明确提出了要在全系统全面推行资产份化和贴身
经营,强调资本载体要向职工转移、向能人转移。
三,转换经营机制,积极探索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
目前,全省二轻集体企业主要改制模式是推行公司制、股份合作制和承包经营、租赁
经营,其中实行公司化改造的企业面约占28%,推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面约占23%,
包、租赁经营的企业面约占45%。今年以来,企业改制出现的新特点,一是公司制改造
与股份合作制改造走向并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推行公司化改造的同时,原有集体资产
实行股份化改造,通过公司化调整所有制结构,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通过股份合作制,
促进集体资产所有权份有化、人格化,以有效调动职工的投资和生产经营积极性。二是承
包、租赁经营迅速扩张。二轻集体经济以小型企业、穷亏企业为主体,近年来产销形势普
遍不好,采取承包租赁是放开搞活企业的有效形式。目前,全系统已有20多个市县全面
推行了企业承包、租赁经营,以包保值,以租养人,在此基础上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实施资源重组,加大资产营运的力度
各地采取的主要做法是,优化资源配置,
盘活存量资产,变现沉淀资金,卸除不良资本。近年来,全省二轻系统已有超过1800家
企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其中实行联合、兼并的约120家,易地改造的90家,退
二进三、二三并举的810家,公有民营的114家,跨地区、跨所有制改组的77家,歇业、关
闭、破产的130多家。在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中,各地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做法,如台
山市出售工艺厂、新兴县出售不锈钢制品厂、郁南县出售电线厂,通过嫁“皇帝女”启动全
局;华宝空调资产所有权与企业控股权分离,被科龙空调兼并;中山市、汕头市二轻五金行
业(集团)整体并人国有机电行业等等。这些做法虽颇具争议,但因地制宜各得其所,有待
实践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