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按照集体企业新特点采取发展集体企业新措施
发行时间:1991-10-20
网站编辑:王明权
来源:研究所

按照集体企业新特点采取发展集体企业新措施

——武汉市副市长王明权在市集体经济研讨会上的讲话

这次集体经济研讨会开得很必要,会前大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会议上发的材料,都从不同侧面对发展集体经济问题提出了见解。从这些文章中,我有一个感觉,对发展集体企业在认识上没有什么分歧,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只是从如何搞活企业上,大家有这样那样的意见,为下步研究搞活集体企业政策,进一步把武汉市集体企业搞活提供了好的条件。大家在共识上有这么几条:

第一,集体企业很重要,但集体企业很困难,这个状况不改变,不管是对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还是对城市经济发展,对适应我们现在生产发展水平建立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对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都是不利的。这一点,大家都很明确。

第二,集体企业的发展或者说集体企业的恢复,发展,必须突出集体企业的特点,不能够摘统一的模式,不能够比照过去搞国营的那个办法,还是要针对不同集体企业的情况提出不同办法,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要恢复发展集体企业必须要深化改革,深化改革要创造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同时还要着力企业内部的改革,特别是在内部改革上,要突出集体企业的特点,使集体企业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以上儿条不一定把大家的认识都概括进来,这些认识,基本上是统一的,为我们下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下面讲两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和发展变化。

集体企业必须按照集体企业的办法来办,集体企业发展必须恢复它的本来面目,那么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现在我们要研究它的发展,光恢复本来面目够不够?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我觉得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应当有五个特点,一是企业在产业结构上的多样性,二是企业在分配上的灵活性,三是经营的自主性,四是企业里面职工利益的同一性,五是发展上的自力性。我考虑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是这五个方面。但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现在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最突出的有四条:

1.多年来,我们搞“一大二公”,大家习惯于按国营的办法搞集体,现在实际上是这样搞的。企业的职工也习惯于自己有一个国营的身份。现在讲效益问题,国营不如集体,集体不如三资企业,三资企业不如个体。但讲就业,讲职工的身份,那就个体不如集体,集体不如国营。在职工的心态上有一个很大的变化。要恢复集体企业本来面目,有时候就有一些具体困难。当然,不是说集体不光荣,集体与国营都是社会主义的主体部分。但是现在的这个变化,是长期以来,由过去那种模式形成的。我们恢复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2.现在的集体企业在结构上有了很大发展。我们现在说的集体企业,或者研究集体企业,讲的是五十年代的集体企业比较多。五十年代的集体企业有一批,后来还有大集体,还有街办集体,还有大量的乡镇企业。现在集体企业的情况与五十年代有很大的不同,五十年代的集体企业现在有1000多人的工厂,如东风轮胎厂有1000多人。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五十年代集体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靠社员(职工)积累,或者是大家代资入股。现在企业的发展,从目前我国管理体制来看,主要靠借资,这比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生产力水平较低,设备也比较少,现在不一样,有些集体企业贷款达几千万,形成了很大的实力。当然也不排斥乡镇企业很少贷款,但是,不是靠自己的资金积累为主了,而是靠借入资金搞发展。

4.企业的产品由过去比较落后,比较简单,供不应求的产品生产方式,发展到今天比较高档的,比较高水平的产品,或者是向竞争比较激烈的商品方向发展,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皮鞋,五十年代是这样生产,现在还是那样生产,样子是老一套,是不能适应的。群众对产品的要求发生了变化,集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逐步适应这种变化。

基于集体企业有这些新的变化,如何恢复发展本来面目还要研究。如何根据形势变化,提出新的要求。我概括有这么几条:第一,恢复本来面目,不能简单化,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企业各个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要求;第二,恢复本来面目,必须实行分类指导。我们现在集体企业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恢复本来面目的时候,还要强调发展,还要实行分类指导,在集体企业的发展中,我不主张搞统一的模式,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能按简单的模式,简单的办法来搞;第三,根据企业的发展,资金来源的变化情况,强调企业发展的时候,不能简单的讲,要靠企业自己的积累,还得靠多渠道、多方面的筹集资金,第四,集体企业的产品有的要发展,有的只是保吃饭,不是所有的集体企业都是靠高、精、尖。有部分企业通过白己的实力,通过技术改造后,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有部分企业就是为

了安排待业人员,为了搞吃饭,为方便群众服务。

刚才说的这些,是指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有什么新的变化,根据新的变化有什么新的要求。总的意思是要研究最近二、三十年来集体企业发展的过程;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集体企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提出我们恢复、发展集体企业的新措施。

二、按照新情况采取发展集体企业的新措施

刚才会上传达了国务院即将颁发的集体企业条例,原则上、方针上、办法上都讲得很具体。国务院的条例下来后,各地还要组织贯彻实施。就武汉市的情况来看,市体改委等部门代市委、市政府起草的代拟稿,提的要求,我看有的是合理的,可行的,主要措施有五个方面,现在提出来供大家研究:

1.集体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政策的扶持。现在集体企业政策,确实不够活,外部环境对企业要求过多,集体企业本身在产品竞争环境中,就是不如其他企业。我们针对集体企业的情况,研究搞活集体企业的政策,要实事求是地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在政策的问题上,应有一个投入和产出的问题,还是强调先投入,后产出。凡是企业的产出没有投入,企业就越来越老化,竞争能力越来越弱,最后根本没有办法,再多的投入都没有产出。所以,放水养鱼的政策还得继续坚持下去。当然,也要强调有些政策的确定,有些政策的放宽,市里有权来决定,有的则没有权决定,这个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研究,如何寻求变通的办法。我想,一般的情况可以搞一个统一的办法,个别的企业还是要采取个别的政策办法区别对待,实事求是,把政策搞落实。

2.必须强调政企职责分开。我主张集体企业要按照集体企业的办法来管,集体企业要按照集体企业的办法来办,不能按照主管局对国营部门的管理办法,要强调政企职责分开,集体企业真正成为企业职工自己的经济组织。还要横向联系,不一定非要成立一个行政性机关来管理,可搞一些联社,群众自觉自愿组织起来解决管理问题。这个管理问题,主要不是解决企业自身的命运,而是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克服困难,更好地适应竞争。这些集体企业,特别是小型集体企业,街办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应当鼓励他们适应市场竞争,要放手让他们去摘。在政企职责分开的问题上,也要有不同的办法,不同的模式。我们对国营企业主管局来讲,也要强调让企业自己去干,也要强调简政放权,对集体企业更要强调这一点,更要体现集体企业的特点。

3.要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特别是对我们一些街办企业、乡镇企业,小型集体企业更重要,当然我不是讲大型企业不要搞优胜劣汰,肯定要搞优胜劣汰。比方说,在集体企业里面,要逐步形成这种机制。国家明确给集体企业的政策,我们有关部门把企业的权力下放给企业,企业在商品经济的竞争环境中,独立自主的发挥作用,搞得好的就搞,搞得不好的就搞别的,或者职工搞得好,就在乡镇企业里面搞,搞得不好就解甲归田。若不形成这样的机制,最后都是由国家包下来,企业包下来,还是不能摆脱吃大锅饭、铁饭碗的弊端。

4.要恢复集体企业经营上的更大自主权。很多同志在调查报告中都讲到这一点,我赞成这一点,特别是集体企业的人事管理权,干部管理权,在企业的发展上;职工的分配上,要给集体企业更大的自主权,不能搞统一的模式,跟国营一样,投有更大的自主权,我们的集体企业就搞不活。包括三资企业都有这样的问题,本来三资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或好的竞争机制,现在内部管理方式逐步对三资企业有影响这个不行。对集体企业特别是在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用工制度上,在企业经营发展上,要让企业有更大的经营权,当然这些不光靠企业自身,主要靠我们各级各部门。研究后,要在这方面明确一下。

5.进一步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搞经济利益共同体,大家说得多的是股份制,过去在产权管理上概念不清,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者是国家,没有人负责。实行承包以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集体企业这种机制还不行,还要强调发挥集体特点,通过投资入股的办法,通过股份制的办法,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企业发动职工向企业投资,一种是企业一部分股份或一部分所有权转让给职工,与职工利益结合。我主张经济利益共同体不仅在集体企业内部,还可以考虑在集体企业之间,以及集体所有制企业或其他所有制企业之间,个人投资入股,集体互相参股,分担风险,使企业逐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有利于集体企业发展,有利于职工关心企业的兴衰,恢复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

按照集体企业新特点采取发展集体企业新措施
发行时间:1991-10-20
网站编辑:王明权
  
来源:研究所

按照集体企业新特点采取发展集体企业新措施

——武汉市副市长王明权在市集体经济研讨会上的讲话

这次集体经济研讨会开得很必要,会前大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会议上发的材料,都从不同侧面对发展集体经济问题提出了见解。从这些文章中,我有一个感觉,对发展集体企业在认识上没有什么分歧,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只是从如何搞活企业上,大家有这样那样的意见,为下步研究搞活集体企业政策,进一步把武汉市集体企业搞活提供了好的条件。大家在共识上有这么几条:

第一,集体企业很重要,但集体企业很困难,这个状况不改变,不管是对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还是对城市经济发展,对适应我们现在生产发展水平建立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对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都是不利的。这一点,大家都很明确。

第二,集体企业的发展或者说集体企业的恢复,发展,必须突出集体企业的特点,不能够摘统一的模式,不能够比照过去搞国营的那个办法,还是要针对不同集体企业的情况提出不同办法,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要恢复发展集体企业必须要深化改革,深化改革要创造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同时还要着力企业内部的改革,特别是在内部改革上,要突出集体企业的特点,使集体企业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以上儿条不一定把大家的认识都概括进来,这些认识,基本上是统一的,为我们下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下面讲两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和发展变化。

集体企业必须按照集体企业的办法来办,集体企业发展必须恢复它的本来面目,那么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现在我们要研究它的发展,光恢复本来面目够不够?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我觉得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应当有五个特点,一是企业在产业结构上的多样性,二是企业在分配上的灵活性,三是经营的自主性,四是企业里面职工利益的同一性,五是发展上的自力性。我考虑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是这五个方面。但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现在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最突出的有四条:

1.多年来,我们搞“一大二公”,大家习惯于按国营的办法搞集体,现在实际上是这样搞的。企业的职工也习惯于自己有一个国营的身份。现在讲效益问题,国营不如集体,集体不如三资企业,三资企业不如个体。但讲就业,讲职工的身份,那就个体不如集体,集体不如国营。在职工的心态上有一个很大的变化。要恢复集体企业本来面目,有时候就有一些具体困难。当然,不是说集体不光荣,集体与国营都是社会主义的主体部分。但是现在的这个变化,是长期以来,由过去那种模式形成的。我们恢复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2.现在的集体企业在结构上有了很大发展。我们现在说的集体企业,或者研究集体企业,讲的是五十年代的集体企业比较多。五十年代的集体企业有一批,后来还有大集体,还有街办集体,还有大量的乡镇企业。现在集体企业的情况与五十年代有很大的不同,五十年代的集体企业现在有1000多人的工厂,如东风轮胎厂有1000多人。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五十年代集体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靠社员(职工)积累,或者是大家代资入股。现在企业的发展,从目前我国管理体制来看,主要靠借资,这比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生产力水平较低,设备也比较少,现在不一样,有些集体企业贷款达几千万,形成了很大的实力。当然也不排斥乡镇企业很少贷款,但是,不是靠自己的资金积累为主了,而是靠借入资金搞发展。

4.企业的产品由过去比较落后,比较简单,供不应求的产品生产方式,发展到今天比较高档的,比较高水平的产品,或者是向竞争比较激烈的商品方向发展,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皮鞋,五十年代是这样生产,现在还是那样生产,样子是老一套,是不能适应的。群众对产品的要求发生了变化,集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逐步适应这种变化。

基于集体企业有这些新的变化,如何恢复发展本来面目还要研究。如何根据形势变化,提出新的要求。我概括有这么几条:第一,恢复本来面目,不能简单化,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企业各个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要求;第二,恢复本来面目,必须实行分类指导。我们现在集体企业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恢复本来面目的时候,还要强调发展,还要实行分类指导,在集体企业的发展中,我不主张搞统一的模式,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能按简单的模式,简单的办法来搞;第三,根据企业的发展,资金来源的变化情况,强调企业发展的时候,不能简单的讲,要靠企业自己的积累,还得靠多渠道、多方面的筹集资金,第四,集体企业的产品有的要发展,有的只是保吃饭,不是所有的集体企业都是靠高、精、尖。有部分企业通过白己的实力,通过技术改造后,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有部分企业就是为

了安排待业人员,为了搞吃饭,为方便群众服务。

刚才说的这些,是指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有什么新的变化,根据新的变化有什么新的要求。总的意思是要研究最近二、三十年来集体企业发展的过程;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集体企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提出我们恢复、发展集体企业的新措施。

二、按照新情况采取发展集体企业的新措施

刚才会上传达了国务院即将颁发的集体企业条例,原则上、方针上、办法上都讲得很具体。国务院的条例下来后,各地还要组织贯彻实施。就武汉市的情况来看,市体改委等部门代市委、市政府起草的代拟稿,提的要求,我看有的是合理的,可行的,主要措施有五个方面,现在提出来供大家研究:

1.集体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政策的扶持。现在集体企业政策,确实不够活,外部环境对企业要求过多,集体企业本身在产品竞争环境中,就是不如其他企业。我们针对集体企业的情况,研究搞活集体企业的政策,要实事求是地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在政策的问题上,应有一个投入和产出的问题,还是强调先投入,后产出。凡是企业的产出没有投入,企业就越来越老化,竞争能力越来越弱,最后根本没有办法,再多的投入都没有产出。所以,放水养鱼的政策还得继续坚持下去。当然,也要强调有些政策的确定,有些政策的放宽,市里有权来决定,有的则没有权决定,这个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研究,如何寻求变通的办法。我想,一般的情况可以搞一个统一的办法,个别的企业还是要采取个别的政策办法区别对待,实事求是,把政策搞落实。

2.必须强调政企职责分开。我主张集体企业要按照集体企业的办法来管,集体企业要按照集体企业的办法来办,不能按照主管局对国营部门的管理办法,要强调政企职责分开,集体企业真正成为企业职工自己的经济组织。还要横向联系,不一定非要成立一个行政性机关来管理,可搞一些联社,群众自觉自愿组织起来解决管理问题。这个管理问题,主要不是解决企业自身的命运,而是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克服困难,更好地适应竞争。这些集体企业,特别是小型集体企业,街办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应当鼓励他们适应市场竞争,要放手让他们去摘。在政企职责分开的问题上,也要有不同的办法,不同的模式。我们对国营企业主管局来讲,也要强调让企业自己去干,也要强调简政放权,对集体企业更要强调这一点,更要体现集体企业的特点。

3.要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特别是对我们一些街办企业、乡镇企业,小型集体企业更重要,当然我不是讲大型企业不要搞优胜劣汰,肯定要搞优胜劣汰。比方说,在集体企业里面,要逐步形成这种机制。国家明确给集体企业的政策,我们有关部门把企业的权力下放给企业,企业在商品经济的竞争环境中,独立自主的发挥作用,搞得好的就搞,搞得不好的就搞别的,或者职工搞得好,就在乡镇企业里面搞,搞得不好就解甲归田。若不形成这样的机制,最后都是由国家包下来,企业包下来,还是不能摆脱吃大锅饭、铁饭碗的弊端。

4.要恢复集体企业经营上的更大自主权。很多同志在调查报告中都讲到这一点,我赞成这一点,特别是集体企业的人事管理权,干部管理权,在企业的发展上;职工的分配上,要给集体企业更大的自主权,不能搞统一的模式,跟国营一样,投有更大的自主权,我们的集体企业就搞不活。包括三资企业都有这样的问题,本来三资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或好的竞争机制,现在内部管理方式逐步对三资企业有影响这个不行。对集体企业特别是在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用工制度上,在企业经营发展上,要让企业有更大的经营权,当然这些不光靠企业自身,主要靠我们各级各部门。研究后,要在这方面明确一下。

5.进一步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搞经济利益共同体,大家说得多的是股份制,过去在产权管理上概念不清,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者是国家,没有人负责。实行承包以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集体企业这种机制还不行,还要强调发挥集体特点,通过投资入股的办法,通过股份制的办法,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企业发动职工向企业投资,一种是企业一部分股份或一部分所有权转让给职工,与职工利益结合。我主张经济利益共同体不仅在集体企业内部,还可以考虑在集体企业之间,以及集体所有制企业或其他所有制企业之间,个人投资入股,集体互相参股,分担风险,使企业逐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有利于集体企业发展,有利于职工关心企业的兴衰,恢复集体企业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