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产品结构 形成拳头产品
上海电子原件二厂
原件二厂的前身是一家生产塘瓷、塑料玩具的街道工厂,原来生产瓦斯报警仪和其它加工型的器件产品。随着市场产品的更新,瓦斯报警仪已濒临淘汰,而属加工型的产品又不具备竞争的能力,经不起市场的风吹草动。从1983年到1986年,受引进和行业调整产品的影响,原件二厂就陷入困境。唯一的出路,就是优化产品结构,形成拳头产品,撞开市场的大门。
优化产品结构要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结合上,淘汰陈旧的产品,根据市场现有的或潜在的需求,开发生产出具有竞争能力的拳头产品,这对原件二厂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开发低档的电子产品,原件二厂地处建国西路,属一级环保地区,噪音,粉尘均有高标,显然行不通,而开发中、高档的产品,又苦于无设备、无资金、无技术。在这种无退路的困境中,原件二厂在厂长王鹤鸣的带领下,拟定了‘‘瓦斯’下马,稳住恒电(仪器),发展原件’的产品目标管理,针对自己的缺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原件经过加工,上升为器件,设计成功了电子整流器。这样,他们既发挥了自己的工艺特长,节省了资金与时间,又满足了市场的需要,形成丁自己独特的拳头产品,把命运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
产品结构当然不是仅指一只好产品,而是构成产品群的系统。所以,原件二厂没有停止开发产品的步于,而是朝着更适应市场的产品结构努力。王厂长针对自己厂技术薄弱、人才缺乏的困难,大胆开展横向协作,通过多渠道与高校接触,与研究所联合。根据彩电国产化配套的要求,开发成功了彩电变压器系列,彩电变压器成为原件二厂的“摇钱树’。去年,他们又跳出仪电的框框,瞄准市场,试制成功了一组民用灯具,深受用户的青睐。从1987年以来,原件二厂的产品由单一化趋向多元化,产品结构趋向中、高档,适应市场的功能也大大强壮。今年上半年,尽管受资金、原材料等方面的影响,但原件二厂产销两旺,利润是86年前四年总利润的2倍。
原件二厂始终以敏锐的目光,注视着市场商品需求变化的信息。当电视机刚出现销售下降,他们立即研究对策。他们增产灯具与电子整流器,生产小炭刷架子、接线端子等以填补彩电变压器减产的缺口。在损失还未波及的情况下,已作好充分准备,牢牢把握了主动权.目前他们与科技大学电子物理研究所联合开发新产品,并准备将彩电变压器打入国际市场。
(上海仪电集体企业研究会 朱伟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