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接受《英才》杂志记者独家采访时,就“如何看国资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进退”作了回答:中央企业中确有一批垄断性企业,但数量并不多,对这些企业有一个社会监管的问题。
在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的企业与民营企业及其他所有制企业处于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关系。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如何去创造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条件和环境。只要是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最后能生存的企业就是最好的,最出色的,其具体是什么所有制是不重要的。我们认为,在竞争领域里民营企业做得好,国有企业该退就退,该破就破;如果国有企业确实做得比民营企业好,你不让它发展也不合理。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进和退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无法人为设定的。十年前国有企业脱困时期进行了大范围的退出,实际上那时不主动退市场也会逼你退,想进也进不了。所以,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是一个最好的东西,谁竞争力强就让谁发展,这样能够保证我国的经济由最出色的企业组成。因此我们的着力点应是研究完善平等的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