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年,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抓住该省大力促进民营经济三年腾飞的有利契机,面向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大力拓展新的成员单位,通过更广泛的“联”增强了联社的活力,联社整体形象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明确发展新成员的工作思路。即:“拓展成员,延伸手臂,注重服务,促进发展”。所谓拓展成员,就是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面向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新成员,把联社建成以集体、合作经济为主要特征、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要支撑,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的联合经济组织。所谓延伸手臂,就是尽可能扩大联社工作空间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所谓注重服务,就是找准联社为企业服务的切入点,开辟新的服务项目,为成员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所谓促进发展,就是通过开展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吉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制定发展新成员的规范性文件。一是省经委、省中小企业发展局、省联社联合下发《关于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加强联合经济组织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拓展对象、入社程序等方面对拓展新成员工作进行了统一规范,使各地联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二是召开省联社理事会议,讨论通过《贯彻落实<关于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加强联合经济组织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思路、推进办法、操作要领。三是重申规范各级联社发展新成员申请入社审批手续。
再次,加大工作推动力度。一是派出推进组现场督导。2008年6-8月,省联社派出工作组到全省各市县,对发展新成员工作进行现场督导,调查研究。二是试点先行,同步推进。在现场督导、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点上示范,同步跟进,适时调整,指导全省”的工作模式。三是积极搞好宣传。在《联社工作动态》增设“拓展新成员传真”专栏,跟踪报道,扩大声势,搞好引导。
第四,保持发展新成员工作常态化。截止2010年底,已发展新成员企业106户,全省联社经济总量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增加。2010年,全省联社系统实现工业总产值135.96亿元,同比增长21.26%;销售收入总额122.88亿元,同比增长23.49%;规模以上企业96户,比上年增加27户。全省联社系统完成销售收入指标突破了百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