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合作经济》杂志刊登的“2010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报告”显示,全社会大力支持合作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级农业部门与各地各有关部门共同打造了“法律法规框架体系、政策扶持体系、项目支持体系、工作指导体系、服务体系”五大体系,推动了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一是推动地方立法,着力打造法律法规框架体系。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与法律相配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等法规相继出台实施,“一法一条例一章程一制度”的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基木确立。各地积极出台地方法规,促进合作社发展。二是各地推动落实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着力打造政策扶持体系。截至“十一五”末,共有11个省(市)出台地方法规,有28个省(区、市)出台了促进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门政策文件。三是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打造项目支持体系。近三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合作社专项资金超过13亿元。农业、发改、财政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国家有关涉农项目的意见》,提出适合合作社承担的国家涉农项目,都要将合作社纳入申报范围并明确申报条件。四是强化示范引导和人才培训,着力打造工作指导体系。启动了示范社建设行动,以示范促规范,抓规范促发展。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县级以上示范社达6万家左右。人才培养提速升级。将合作社人才培养纳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各类合作社人才培训将超过100万人次。五是开展信息宣传和各项对接,着力打造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合作社信息统计系统,总结推广实施合作社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经验;广泛开展宣传,采取多种措施宣法律精神、中央政策及典型经验,为合作社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