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常庆欣: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发行时间:2024-02-29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常庆欣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强调要“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科学诠释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为我们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
  常庆欣提出,一要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汇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深化科技协同创新,一系列重要命题都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突破、持续深入。二要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推动科技创新,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提升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要加强基础研究,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创造知识交流环境与资源共享平台。三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把科技创新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推动科学技术更好为人民造福。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另一方面,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常庆欣: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发行时间:2024-02-29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常庆欣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强调要“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科学诠释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为我们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
  常庆欣提出,一要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汇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深化科技协同创新,一系列重要命题都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突破、持续深入。二要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推动科技创新,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提升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要加强基础研究,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创造知识交流环境与资源共享平台。三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把科技创新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推动科学技术更好为人民造福。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另一方面,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