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十一五”期间我国轻工业的发展特点
发行时间:2013-04-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十一五”期间我国轻工业的发展特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轻工业加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实现了全行业平稳较快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和丰富国内市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保持我国轻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发挥了重要作用,轻工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民生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发展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一是生产平稳较快增长。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5%。家用电器、皮革、塑料制品、食品、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100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进一步巩固了我国作为世界轻工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二是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取得积极成效,全行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项,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组织实施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近2500项,推进了行业总体技术水平提升。三是产业集群发展较快。轻工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产业集中度高、专业化强、分工明确、特色突出,土地集约使用、污染集中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更加突出,已逐步形成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到销售服务一条龙的完整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支撑作用。四是质量建设取得成效。轻工产品质量稳步提升,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检测方式及质量控制手段逐步同国际接轨。“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共完成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182项,行业标准639项,部分行业牵头组织或参与了国际标准制修订。五是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重点行业品牌集中度、品牌附加值、产品利润率进一步提高,骨干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品牌经营管理能力明显增强,海尔、格力、茅台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品牌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引领行业发展,在国际市场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六是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2010年轻工业主要商品出口额比“十五”末期增长83.1%。产品出口到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作为轻工产品国际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出口贸易方式、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比重增加,新兴市场比重加大。七是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水的循环利用效率,重点行业综合消耗明显下降。八是淘汰落后产能取得实效。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高排放的造纸、皮革、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行业,加强专项治理和环保核查,淘汰了环保难达标的落后生产能力。九是扩大就业和服务“三农”作用显著。2010年全部轻工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3500万人,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民生产业。轻工业70%的行业、50%的产值涉及农副产品的深加工,2亿多农民直接受益,为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彤)

“十一五”期间我国轻工业的发展特点
发行时间:2013-04-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十一五”期间我国轻工业的发展特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轻工业加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实现了全行业平稳较快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和丰富国内市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保持我国轻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发挥了重要作用,轻工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民生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发展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一是生产平稳较快增长。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5%。家用电器、皮革、塑料制品、食品、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100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进一步巩固了我国作为世界轻工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二是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取得积极成效,全行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项,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组织实施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近2500项,推进了行业总体技术水平提升。三是产业集群发展较快。轻工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产业集中度高、专业化强、分工明确、特色突出,土地集约使用、污染集中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更加突出,已逐步形成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到销售服务一条龙的完整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支撑作用。四是质量建设取得成效。轻工产品质量稳步提升,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检测方式及质量控制手段逐步同国际接轨。“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共完成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182项,行业标准639项,部分行业牵头组织或参与了国际标准制修订。五是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重点行业品牌集中度、品牌附加值、产品利润率进一步提高,骨干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品牌经营管理能力明显增强,海尔、格力、茅台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品牌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引领行业发展,在国际市场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六是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2010年轻工业主要商品出口额比“十五”末期增长83.1%。产品出口到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作为轻工产品国际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出口贸易方式、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比重增加,新兴市场比重加大。七是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水的循环利用效率,重点行业综合消耗明显下降。八是淘汰落后产能取得实效。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高排放的造纸、皮革、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行业,加强专项治理和环保核查,淘汰了环保难达标的落后生产能力。九是扩大就业和服务“三农”作用显著。2010年全部轻工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3500万人,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民生产业。轻工业70%的行业、50%的产值涉及农副产品的深加工,2亿多农民直接受益,为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