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日前撰文表示,基于充分市场竞争以及生产、流通、消费的畅通循环形成的合理的低价,在提升人民福利的同时,会带来更多的消费,并给供给方提供更多的机会,带来更多的竞争和专业化分工机会,会提升更高的生产效率。
张军表示,今年以来,特别是从三季度的情况来看,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有很大的改善,但依然低于市场预期。张军认为,整个消费支出相对于名义GDP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随着经济不断地恢复,居民收入预期也会逐步恢复,消费的层次以及消费的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恢复性的增长。从消费拉动经济的角度来说,保持合理的低价和成本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推动整个消费支出的扩张,对于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是一个非常利好的事情。
张军认为,从全球来看,中国可能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实现合理性低价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优势,不仅在于巨大的市场规模和14亿人口,还在于多领域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效互动。中国需求侧供给侧同样的高度竞争,形成一个高度竞争性的市场,几乎找不到一个行业可以被少数企业垄断的情形。正因为充分竞争,中国整个生产率进步就非常快。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价格优势是在质量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实现的,是真正价廉物美的产品。
张军教授还指出,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过程中,数字技术可以赋能循环的加速,有助于提升低价的合理性。一方面,数字技术促进交易成本的降低。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供应链领域进行了数智化的重组和流程再造,使得流通领域的管理模式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让消费者可以更多享受价廉物美的产品。以京东为例,京东重组产品流通的方法是减少物品流动次数,从生产工厂搬到遍布全国的库房,再搬到终端用户手中,通过最小化搬运频次将全年综合运营成本控制到行业极致水平。从2016年至今,京东将履约费用率整体减少了20%以上。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比如凭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对消费者数据的洞察,通过C2M、B2M反向定制模式,快速识别出C端用户以及B端企业采购场景的需求,帮助实体企业研发设计精准命中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制定有针对性的生产销售计划,定制适用不同场景的包装,缩短了新品上市周期,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