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陈文玲:避免陷入经济增长话语陷阱
发行时间:2023-08-31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北京日報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北京日报》上撰文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需要对一些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正确判断。这些问题包括对基础理论和基础判断的理解和认识。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我们可能会自己看衰自己,导致“经济增长焦虑”或陷入话语陷阱、西方的理论陷阱。
    陈文玲认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厘清看法及一些认知偏差。
    第一,看GDP增速,是看增长率,还是看增长量?现在增长率毫无疑问是下了几个台阶,从9%以上的增速到现在5%左右的增速。但在下台阶的同时,有两个东西并没有同步下。一个是经济增长的绝对量没有下降,尽管去年的GDP增速不尽如人意,仅为3%,但总量还是从11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21万亿元人民币。另一个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没有下降。不管是我国的创新能力,还是制造业迈向高端、中高端的进程,还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在优化,区域发展的结构也不断在优化。
    第二,看GDP还是GNP?GDP增速这几年确实连续下降,但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超过200份合作文本,中国在亚非拉等地区与所在国以及第三方共同投资超3000个投资项目。但这些投资项目在境外产生的增量GDP,并没有完全计入全部GNP的范畴。把GDP衡量改成GNP衡量,可以将在境外创造的GDP一并计入GNP,便于全面了解中国在国际化大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第三,去年中国GDP绝对量占美国GDP的量的百分比由2021年的78%降低到74%,很多人对此有一些担忧。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美国去年经济总量上升,但通胀率月均为7.5%,再一个是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幅度去年一年超过9%。在这样的情况下,两项相加达到16.5%,剔除一些其他因素,中国GDP总量占美国GDP总量的比重可能比2021年还要高。因此,对GDP增长速度要客观、理性而系统地进行结构分析,才能得出中国GDP增速到底如何。
陈文玲:避免陷入经济增长话语陷阱
发行时间:2023-08-31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北京日報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北京日报》上撰文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需要对一些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正确判断。这些问题包括对基础理论和基础判断的理解和认识。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我们可能会自己看衰自己,导致“经济增长焦虑”或陷入话语陷阱、西方的理论陷阱。
    陈文玲认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厘清看法及一些认知偏差。
    第一,看GDP增速,是看增长率,还是看增长量?现在增长率毫无疑问是下了几个台阶,从9%以上的增速到现在5%左右的增速。但在下台阶的同时,有两个东西并没有同步下。一个是经济增长的绝对量没有下降,尽管去年的GDP增速不尽如人意,仅为3%,但总量还是从11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21万亿元人民币。另一个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没有下降。不管是我国的创新能力,还是制造业迈向高端、中高端的进程,还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在优化,区域发展的结构也不断在优化。
    第二,看GDP还是GNP?GDP增速这几年确实连续下降,但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超过200份合作文本,中国在亚非拉等地区与所在国以及第三方共同投资超3000个投资项目。但这些投资项目在境外产生的增量GDP,并没有完全计入全部GNP的范畴。把GDP衡量改成GNP衡量,可以将在境外创造的GDP一并计入GNP,便于全面了解中国在国际化大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第三,去年中国GDP绝对量占美国GDP的量的百分比由2021年的78%降低到74%,很多人对此有一些担忧。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美国去年经济总量上升,但通胀率月均为7.5%,再一个是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幅度去年一年超过9%。在这样的情况下,两项相加达到16.5%,剔除一些其他因素,中国GDP总量占美国GDP总量的比重可能比2021年还要高。因此,对GDP增长速度要客观、理性而系统地进行结构分析,才能得出中国GDP增速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