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马源:采取有力举措稳定中小企业发展预期
发行时间:2023-06-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互联网

近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马源在《经济日报》撰文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回升态势,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向好,经济循环逐步改善,这为广大小微企业创造了较好的宏观发展环境。当前,小微企业运行总体上处于扩张区间,与相关宏观指标彼此印证。综合来看,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持续支持下,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正在改善,但目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特别是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当总需求不足时,会进一步激化市场竞争,衍生出应收账款风险、经营放缓、预期下行等连锁反应。

    马源提出,需从源头着力,采取更加有力的综合性举措,稳定中小企业发展预期,推动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一是着力扩大总需求。切实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特别是对小微企业比较集中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要有更多定向支持性政策,巩固消费持续恢复向好态势。严格落实支持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政策,规范资格条件设置,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价格评审优惠幅度,持续提高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支持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扩大向中小企业的采购规模。鼓励发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拓展机会。  二是分类精准施策降低小微企业综合成本。小微企业利润空间小,社保负担较大中型企业更重,要有综合解决方案,继续降低小微企业社保成本。新冠疫情期间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房租减免政策帮助了一些企业,但受益面较窄,下一步可考虑鼓励各地通过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方式,支持出租方减免小微企业租金。要运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做好保供稳价,应对潜在不确定性。三是不断缓解融资难和清欠难。针对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既要做好增信工作,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让更多银行敢贷真贷,又要做好降本工作,包括财政贴息、普惠金融等,推动融资成本有效下降。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推动解决小微企业回款难问题,调研发现,如果拖欠账款能及时到账,多数小微企业无需寻找外部融资。要以更大力度整治各种形式拖欠小微企业账款问题,强化失信惩戒,特别是要落实好《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推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及时清欠。四是及时推进惠企政策落地生效。近几年,各地区各部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陆续出台一系列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引入数字化技术,建立惠企政策直达机制,让受助对象应享尽享、免申即享,疏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对于延续和优化实施的税费优惠政策,包括优化实施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征所得税等一批支持小微经营主体纾困发展的政策,也要着力实现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同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深入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真正摸清当前企业的诉求,谋划出台更多精准支持政策,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巩固拓展企业企稳向好态势。
马源:采取有力举措稳定中小企业发展预期
发行时间:2023-06-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互联网

近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马源在《经济日报》撰文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回升态势,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向好,经济循环逐步改善,这为广大小微企业创造了较好的宏观发展环境。当前,小微企业运行总体上处于扩张区间,与相关宏观指标彼此印证。综合来看,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持续支持下,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正在改善,但目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特别是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当总需求不足时,会进一步激化市场竞争,衍生出应收账款风险、经营放缓、预期下行等连锁反应。

    马源提出,需从源头着力,采取更加有力的综合性举措,稳定中小企业发展预期,推动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一是着力扩大总需求。切实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特别是对小微企业比较集中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要有更多定向支持性政策,巩固消费持续恢复向好态势。严格落实支持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政策,规范资格条件设置,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价格评审优惠幅度,持续提高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支持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扩大向中小企业的采购规模。鼓励发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拓展机会。  二是分类精准施策降低小微企业综合成本。小微企业利润空间小,社保负担较大中型企业更重,要有综合解决方案,继续降低小微企业社保成本。新冠疫情期间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房租减免政策帮助了一些企业,但受益面较窄,下一步可考虑鼓励各地通过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方式,支持出租方减免小微企业租金。要运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做好保供稳价,应对潜在不确定性。三是不断缓解融资难和清欠难。针对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既要做好增信工作,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让更多银行敢贷真贷,又要做好降本工作,包括财政贴息、普惠金融等,推动融资成本有效下降。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推动解决小微企业回款难问题,调研发现,如果拖欠账款能及时到账,多数小微企业无需寻找外部融资。要以更大力度整治各种形式拖欠小微企业账款问题,强化失信惩戒,特别是要落实好《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推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及时清欠。四是及时推进惠企政策落地生效。近几年,各地区各部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陆续出台一系列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引入数字化技术,建立惠企政策直达机制,让受助对象应享尽享、免申即享,疏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对于延续和优化实施的税费优惠政策,包括优化实施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征所得税等一批支持小微经营主体纾困发展的政策,也要着力实现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同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深入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真正摸清当前企业的诉求,谋划出台更多精准支持政策,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巩固拓展企业企稳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