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在《中国经济评论》撰文表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多种途径,结合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通过以下三方面路径加快推进共同富裕进程。
第一,在做大蛋糕基础上分好蛋糕。这需要做好以下三点。首先,要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挖掘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切潜力。其次,要保持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同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GDP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同步性明显增强,所以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继续保持同步性,就意味着人均GDP的提高可以转化为居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应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份额和劳动报酬份额。同时,也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各种收入差距。再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叠加发力。
第二,促进和扩大社会性流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主要是横向流动,比如农民工从原来务农转移到非农产业,以此进入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沿海地区。
当然,在横向流动中也有纵向流动,比如收入和社会身份的提高,以及职业和岗位提升等。随着我国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劳动力的流动速度放慢。在这个时候,更应关注社会性流动。中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核心就是加速社会流动。
第三,社会福利全覆盖均等化。长期以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是供给侧因素,是潜在增长能力。随着人口增长变化,需求侧的制约效应将越来越明显。这意味着,我国需要在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既要通过创新驱动保持增长动力,也要学会运用积累起的财富实现增长。因此,在从今以后15年的这个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既要关注供给侧因素,保持潜在增长能力,也要关注需求侧因素,特别是以促进共同富裕为统领,保障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实现潜在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