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数字货币与金融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在河北石家庄举办,在谈及金融如何服务共同富裕时,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解释了他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刘晓春认为,共同富裕不是一起富裕,同步富裕,平均富裕,一定是有差异。第二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富裕,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富裕,应该把共同富裕看得更广一些。
对于金融如何服务共同富裕,刘晓春表示,不能简单从道德出发,还要从经济的角度,市场的角度考虑能不能更好地、更有效率地配置资源,就是说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刘晓春强调,配置资源的时候,被配制的对象应该符合ESG的标准,一个企业不仅要绿色的,而且还要有责任的,这个责任包括不能压榨自己的员工,光捐钱了,有社会责任了,但是对自己员工压榨太过分。不管捐钱捐多少,还是没有社会责任。普惠金融也好,支持小微企业也好,共同富裕的时候,应该从整个金融的角度来讲,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应该提供什么样的金融服务?而不是简单粗暴放贷款。
刘晓春还认为除了供给端研究,金融服务还应加强需求端研究。比如小微企业,有的时候说资金紧张,可能是没有本金,有的在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是因为大型民企、国企,甚至政府部门欠款太多,使得小微企业应收款太多,承受不了。给这样的中小企业贷款,等于增加负担,因为要支付更多利息。所以金融科技要解决的应该是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通过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减低整个资产负债率,降低融资成本。融资成本降低不是靠利息降低,是靠资金效益提高,改善资产负债表。可能在接下来运用科技的时候,更多去真正研究需求端到底是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