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国外农民合作社事业的发展来看,合作社教育对合作社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各国开展合作社教育的经验,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政府的重视和推动。农民合作社事业的发展具有有益于社会平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减少社会不公等诸多作用,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开展合作社教育,尤其在合作社事业的起步阶段,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是合作社教育的直接推动者。在美国,政府在合作社培训中主要是编制各种培训资料发给合作社,并与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联邦政府、州政府直接提供合作社培训项目,培训内容重点是增强人们对于合作社原则和实践的理解,将合作社的组织原则在农村各类事务中更广泛地应用。意大利中央政府和省政府提供合作社运行所需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无偿在学校和社区举办普及和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培训课程。
2、构建完整的合作社教育体系。丹麦合作社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体系,包括初等教育、城市学生的预备课程、农业基础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农业连续教育四个层次。美国则在政府的推动支持下,构建了以农业高等院校为主导的合作社教育体系,联邦政府农业部设有农业合作推广局,各州有推广服务中心,各县有推广站和农民组成的推广顾问委员会。韩国是以农协(农业协同组合)为主来构建合作社教育体系的,形成了以农协大学、农协中央教育院和农村生活指导研修院为骨干,以各地教育院、新农民技术大学和农业经营技术支援团为分支的教育培训体系。印度合作社非常重视对社员的教育和培训,提倡成人教育和终身学习,有全国合作学院和培训中心、邦合作学校和培训中心以及地区合作学校和培训中心,目前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合作社教育培训网络。
3、广泛的教育对象。合作社教育的对象,不是仅局限于合作社内部。丹麦的中小学教育中就包含有合作社知识的普及,而韩国农协大学设置有农协会员班、农协工作人员班,甚至居民女子大学班等。在美国,合作社教育的对象相当广泛,包括中小学学校和学生;高中学校和学生;大学、大学生和研究人员;合作社,如合作社社员、合作社董事、合作社雇员;各州合作社理事会;其他教育对象,主要包括政策制定者,职业专家如会计师、律师和社会公众。
4、丰富的教学内容。纵观各国合作社教学的内容,既包括合作意识的培养、合作社知识的了解,又包括合作社管理、合作社经营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市场营销、现代农业技术等增强合作社竞争能力的内容。韩国农协教育培训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能和培训对象,开办了技术教育、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等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培训班。美国合作社教育的内容重点是增强人们对于合作社原则和实践的理解、将合作社的组织原则在农村各类事务中更广泛地应用。此外,还特别注重提升合作社领导人、雇员以及社员制定商业决策的能力;提升合作社财务、运营能力和市场营销地位,最终提高农民的收入。
5、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为保证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欧洲许多国家在从事农业或创办合作社方面都采取了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在丹麦,若想“当农民”必须做到四件事:在至少两个以上的农场工作满3年、照管牲畜必须在6个月以上、至少参加6个月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学习、至少在农业学校学习9个月,严格的“绿色证书”制度为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法国政府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取得合格证书才能获得国家资助,享受补贴和优惠贷款,取得经营农业企业或合作社的资格。德国农业就业者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经过不少于3年的正规职业教育,上岗之后在农场还有3年的学徒期;学徒期必须按规定参加职业培训,出徒前要参加行业统一的资格考试,只有拿到“绿色证书”才能允许独立经营农场和加入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