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颖熙日前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服务消费是扩大消费的新引擎。《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强调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并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作出一系列部署。不久前,《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出台,提出了“扩大服务消费”的相关具体政策措施。在新形势下,我国服务消费呈现出消费供给数字化、消费需求品质化、消费主体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为此,我们要遵循服务消费的梯度性特征,以扩容、提质、增效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牵引和拉动作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服务消费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力量。伴随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居民消费服务化趋势加快发展,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其一,服务消费是稳定社会就业的源头活水。服务业具有大量传统用工特征,有利于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活服务消费越活跃,通过生活性服务业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就越多,相应的就业收入就更加持续稳定。其二,服务消费是带动实物消费的有效途径。服务消费是最具“烟火气”的线下生活场景的综合,能够刺激和带动大量相关的交易活动。以餐饮、出行、住宿、旅游、购物、文娱、体育等为代表的丰富的服务消费场景,既能呈现链条式的相互触发关系,又能发挥集群式的关联带动效应,从而激发高频的、刚需的实物消费需求。其三,服务消费是促进服务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消费者对服务品质的需求日益提高,服务消费领域正在从满足基本需求向满足高端需求加快转变。更多精细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供给不断萌生。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端改革创新,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提升产品服务质量,进而推动产业升级。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