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在这里,“完善产权制度”被列为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并强调要“实现产权有效激励”。

从理论上讲,把完善产权制度作为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由产权制度在整个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抓住完善产权制度这个重点,就抓住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因此,新时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完善产权界定制度,以“归属清晰”促进产权有效激励。现代产权制度的第一要义是产权“归属清晰”,即对产权体系中的诸种权利归属作出明确界定。今后,对于各方面产权,包括全部国土空间的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知识产权等的归属,都需要清晰界定。

完善产权配置制度,以“合理配置”促进产权有效激励。现代产权制度的第二要义是产权“合理配置”。当前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一是国有资产的配置布局和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二是国有资产配置效率问题。三是不同产权交叉持股、相互融合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指明了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心和方向,有利于把产权合理配置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完善产权交易制度,以“流转顺畅”促进产权有效激励。现代产权制度的第三要义是产权“流转顺畅”,目的是通过一定程序的产权运作(交易)使产权各种权能的所有人获得产权收益。完善此项制度,当前要重点解决交易前资产评估不准确、交易过程不透明、交易价格不合理、交易后资金不到位等问题,既要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也要防止有人借机在交易中侵吞民资。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以“保护严格”促进产权有效激励。现代产权制度的第四要义是产权“保护严格”。针对现实中产权保护不力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611月发布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在20179月发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再次强调要“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依法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今后,要进一步全面落实中央有关精神。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