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华西村,早已打破了人们传统观念中对中国农村概念:整齐划一的街道旁是连排成片的别墅,青山绿水间往来穿梭的是国际品牌的高档轿车,千亩实验稻田里活跃着新一代农民的身影,72328米高的地标性建筑里矗立着一头用一吨黄金铸就的金牛……无论动与静,都印证着这个年产值超500亿元的村庄的富庶与村民的幸福感。

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华西自改革开放一路走来,这个原本占地仅0.96平方公里的江南乡村的成长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演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70年代“造田”、到上世纪80年代“造厂”、再到上世纪90年代“造城”、新世纪“育人”的方式,华西审时度势,不停顿的改革转型,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集体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

“造田”到“造厂”的跨越

“转型不是我的独创,华西也不是最近10年开始转的,而是从老书记创业伊始就一直在转,从农业到工业,再到三产服务业,转型始终没有停滞过。”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告诉记者。

华西村,和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村一样,长时间处于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状态,发端于田间地头的小作坊构成了华西村工业的最早基础。上世纪70年代华西五金厂的成立,标志着华西村从农业向工业转型。在以后的10年里,五金厂为华西村累计创利税135.03万元,不但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坚定了吴仁宝“无工不富”的发展思路,也走出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第一步。

[1] [2] [3]  下一页